帝国软件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 > 正文 返回 打印

解析与建构-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反思

  2020-05-14 00:00:00  

解析与建构-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反思 本书特色

《解析与建构: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反思》是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解析与建构-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反思 内容简介

在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生命线”的地位不容置疑,但广泛存在的“短路”现象与事实,却又反映出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认识的芜杂——很多人在承认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同时,又不得不面对思想政治教育“无力”或“不尽如人意”的尴尬现状。破解思想政治教育之困境,解决实效性不强之难题,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深入思考“怎样教育”、“如何教育”以及“用什么教育”等问题。
本书试图回到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从思想政治教育所存在之域去探讨思想政治教育,意从解析与反思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入手,运用哲学之思维,揭示主体、客体、本质、价值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特性,进而力图科学地还原、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性。这一反思不是机械地将哲学之定义比附于思想政治教育,而是立足思想政治教育本性的一种追问与反思,目的不在于比对,而在于试图建构当代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解析与建构-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反思 目录

绪论
  一、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认识历程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发展
  三、当代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
  四、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反思
**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之思
 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迷失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迷失与主体迷失
  (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争论中的迷失
  (三)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实践中的迷失
 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追问
  (一)主体称谓之必要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什么
 三、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判定
  (一)国家等群体组织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主体

解析与建构-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反思 节选

《解析与建构: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反思》内容简介:在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生命线”的地位不容置疑,但广泛存在的“短路”现象与事实,却又反映出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认识的芜杂一一很多人在承认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同时,又不得不面对思想政治教育“无力”或“不尽如人意”的尴尬现状。破解思想政治教育之困境,解决实效性不强之难题,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深入思考“怎样教育”、“如何教育”以及“用什么教育”等问题。《解析与建构: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反思》试图回到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从思想政治教育所存在之域去探讨思想政治教育,意从解析与反思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入手,运用哲学之思维,揭示主体、客体、本质、价值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特性,进而力图科学地还原、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性。这一反思不是机械地将哲学之定义比附于思想政治教育,而是立足思想政治教育本性的一种追问与反思,目的不在于比对,而在于试图建构当代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解析与建构-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反思 相关资料

插图:客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组成体系的重要因素,它相对于主体而存在,这是不争的事实。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必然具有一般活动客体的特点与性质,上述所论一般哲学意义上的客体的普遍特性必然适于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但是一般毕竟只是共性,事物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更多体现于自身的特殊性,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亦不例外。作为一种教育活动,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一种旨在进行思想巩固或改变的教育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必然赋予其客体许多特质。用一般客体理论比照于思想政治教育,并在此基础上,将客体放置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之中,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性出发去探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我们可以依稀看到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基本概貌。其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不可能是人之外的其他要素。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的一种实践活动。在教育的过程中,会有除人之外的多种要素的参与,诸如教育内容、教育环境、教育手段、教育方法,等等。这些要素保证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顺利进行与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实现,有时甚至影响到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比如,教育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依凭,它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方向与目的,而教育环境则会对教育效果与教育进程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多种要素的参与,说明了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复杂性与多层次性,说明了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工程,这也告诉我们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考虑各个组成要素的地位与作用,尽可能调动各方面力量,让所有要素都发挥积极作用,以保证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顺利进行与目的的最终实现。在认识到参与教育过程的各类要素的作用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些要素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并不意味着它们就是客体。固然从广义上讲,它们均隶属于主体作用的对象范围,但这一作用只是利用或凭借,而不是从教育目的出发所发生的根本意义上的作用。

解析与建构-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反思 作者简介

李合亮,男,1973年生,汉族,山东泰安人。1995年毕业于聊城师范学院;200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获硕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为聊城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出版专著《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演进及对比研究》(第二著者)1部,参与教材、著作4部,在《理论前沿》、《理论与改革》、《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等杂志公开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5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研究》、《毛泽东思想》等全文转载,被《政治文摘》摘录6篇,被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等媒体转载15余篇次。曾获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成果一等奖。

解析与建构-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反思

http://book.00-edu.com/tushu/sh1/202005/2260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