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软件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 > 正文 返回 打印

第二届地方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20-05-14 00:00:00  

第二届地方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本书特色

《第二届地方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是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

第二届地方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内容简介

地方文献作为各种地方性资料的集合,是历史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传承的重要资源。地方文献内容丰富,涉及一个地区的历史、地理、文化、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具有区域性、民间性、广泛性、资料性、多样性等特点,对学术研究、地方资源开发、地方经济建设、地方文化建设、政府决策等,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近年来,地方文献的研究范围进一步扩展,涉及历史学、文学、社会学、民族学、建筑学、天文学、医学等众多学科,各领域的专家学者更加重视地方文献的作用和价值。方志学、谱牒学以及地方文献学的研究不断地深入,产生了一批有影响的研究成果。但是,在地方文献工作、地方文献内容的揭示和研究上仍然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地方文献方面的合作与资源共享也缺乏系统的规划和协调,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方文献的研究与利用。如何进一步提高对地方文献重要性的认识,加大地方文献的研究、利用与合作的力度,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是地方文献工作者和研究者应该共同思考的问题。
中国国家图书馆历来十分重视地方文献工作。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地方志、家谱、地方艺文、地方金石等文献的收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地方文献已经成为特色馆藏之一,其整理、研究和利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中国国家图书馆近年来积极致力于地方文献工作和学术研究的交流与合作,曾于2004年10月成功举办了“首届地方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汇集了一批当时国内外较有影响的研究成果,为图书馆、博物馆和学界的交流与合作创造了良好的开端。
为进一步总结近年来地方文献工作和研究的成果,分析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的办法,2007年10月16日至18日,中国国家图书馆在北京举办“第二届地方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本届研讨会以“地方文献研究、利用与合作”为主题,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推动更广泛、更深层的交流与合作,为地方文献的研究和利用创造更好的发展条件。会议共收到来自中国内地、台湾地区、香港特区,美国等地116位作者提交的论文103篇。为便于读者了解会议内容,现将部分论文结集出版。
本文集共收录论文66篇,分三个部分:地方文献研究、方志谱牒专题研究、地方文献工作研究。

第二届地方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目录

·地方文献研究·
 来新夏:地方文献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李兴盛:地方文献在流人史与流人文化研究中的应用
 詹长智:地方文献建设与地域文化发展——海南的个案
 周伟民唐玲玲:以文献实证孙中山对海南建省的贡献
 唐玲玲周伟民:海南岛:清代向海外移民的状况及东南亚地区琼州会馆的大量设立
 王振忠:明清以来的徽州日记及其学术价值
 倪俊明:《海山仙馆丛书》研究
 谢冬荣:略述汪中《策略謏闻》嘉庆刊本的校勘价值
 刘家平:《天下郡国利病书》简析
 吴佩林:从《南部档案》看清代州县官代书的设立与运作
 孙冰:风雅:文人的认同与江南市镇的变迁——以徐文心及其《甲六集》研究为中心
 吴澍时:方树梅与《北游搜访滇南文献日记》
 方允璋谢水顺:地方性知识与地方文献
 罗志欢:广东地方文献整理研究:历史与现状
 张利:中国西部地区地方文献资源特点要论
 韩佳任国华:北京地方文献中契约文书资料的研究与利用
 易雪梅:甘肃考古发现之古代印刷文化遗存
 戴其润孙建:地方文献中的沧州戴氏家族
 张杰:龙舟歌中的金兰契
·方志谱牒专题研究·
 冯尔康:由[同治]《嘉定府志》说到方志编纂的方法和态度
 雷恩海:现代学术视野下的方志编纂思想——读黎锦熙《方志今议》
 林衍经:地方志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价值和作用——以南康历代县(市)志为例
 金恩辉:论《东北地方志中的边疆问题史料类编》
 华林甫:关于《皇朝地理志》的几点初步认识
 钟兴麒:《西域同文志》与清代西域地名、人名规范
 ……
·地方文献工作研究·

第二届地方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节选

《第二届地方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内容简介:地方文献作为各种地方性资料的集合,是历史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传承的重要资源。地方文献内容丰富,涉及一个地区的历史、地理、文化、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具有区域性、民间性、广泛性、资料性、多样性等特点,对学术研究、地方资源开发、地方经济建设、地方文化建设、政府决策等,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近年来,地方文献的研究范围进一步扩展,涉及历史学、文学、社会学、民族学、建筑学、天文学、医学等众多学科,各领域的专家学者更加重视地方文献的作用和价值。方志学、谱牒学以及地方文献学的研究不断地深入,产生了一批有影响的研究成果。但是,在地方文献工作、地方文献内容的揭示和研究上仍然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地方文献方面的合作与资源共享也缺乏系统的规划和协调,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方文献的研究与利用。如何进一步提高对地方文献重要性的认识,加大地方文献的研究、利用与合作的力度,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是地方文献工作者和研究者应该共同思考的问题。

第二届地方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相关资料

插图:(5)农民日记此前,江西学者邵鸿和黄志繁曾合作发表《19世纪40年代徽州小农家庭的生产和生活——介绍一份小农家庭生产活动日记簿》一文,通过对道光二十五年(1845)一份家庭生产活动的逐日记录,分析了徽州商业文化背景下的小农生存状况。类似的资料,笔者手头有更早的一册抄本《乾隆三十二、三年逐日流水账》,详细记载了一个农家的日常开销和生产活动。有关农民的日记,还有《简要日记》1册,写在民国12年(1923)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华民国十二年国民日记》上,该册日记上原有民国14年(1925)歙县任园居士的日记(用毛笔写),后人利用原日记簿,记录了1956年歙县联心社一个农民的生活。(6)医师日记《诊医日记》,抄本1册,记录了从某年的六月十七日开始的行医记录,包括患者的姓氏、年龄、症状和药方等。类似的日记,还有歙县上丰的《宋氏日记》(歙县上丰宋氏家族文书之一种)。2.徽州本土以外之人所写的日记徽州本土之外的人所撰写的日记,其作者有的是徽州人,有的则非徽州人。以内容分类:(1)徽商日记盐商日记:《日记簿》,抄本1册,写在五行朱丝栏信书上,每页分上下两栏,上栏印有“日”字,供填写日期及天气情况,下行记事。封二有“甲子年孟秋吉日立”的字样,从内容上看,甲子年当为同治三年(1864)。日记所记,为该年七、八两月的内容。作者是徽州府歙县上丰宋氏家族中的一个盐商。《日记簿》所记录的,主要是宋氏从江西吴城镇动身前往苏北各地,途经泰州、口岸等处,从中可以看出徽商在江西及苏北各地的商业网络。《便登》,抄本l册,封面题作“顺风大吉/同治五年二月吉立/便登”。该书作者为宋姓盐商,日记记载了他从扬州前往汉口运盐的整个过程。以上两部日记,均为晚清歙县上丰宋氏盐商家族文书之一种。茶商日记:《日知其所无》,抄本1册,封面除书名外,题作“民国辛酉年/汪素峰志/第式册”,民国辛酉即民国10年(1921),所记自当年阳历9月2日(阴历八月初一日),到阳历12月31日(阴历十二月初三日)。此为汉口婺源茶商汪素峰的日记,对于研究民国时代徽商的茶业贸易、汉口徽商的社会生活,均有重要的史料价值。(2)展墓日记《春帆纪程》,康熙年间歙县人程庭著,此人出自扬州盐商世家。《春帆纪程》是徽学研究的重要文献,以往人们征引的《春帆纪程》,源自王锡祺

第二届地方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http://book.00-edu.com/tushu/sh1/202005/2259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