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软件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 > 正文 返回 打印

学习科学视域中的设计研究

  2020-05-14 00:00:00  

学习科学视域中的设计研究 本书特色

当前,教育总体范式正从“以教为基点”向“以学为基点”的新型范式转变,而新兴的学习科学研究则为这场全球性的教育变革注入了强劲的推动力。
本书紧扣国际教育这一发展趋势,立足于学习科学研究视域,从发展沿革、内涵实质、识知方式、研究模式等方面,对当今教育领域涌现的新型研究范式——“设计研究”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理论阐述,提出了“面向课堂情境的设计研究实践框架”,并在该实践框架的指导下,开展了“有效课堂参与结构”设计研究原创案例的实践探索,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比较完整地展示了“设计研究”的概貌。全书以“设计研究”为主线,总结阐释了当代学习科学所提出的一系列时代课题及其研究、解决的思路。
本书的研究成果可为基于学习创新的教育研究提供新的方法论指导与实践样例参照,并在方法论层面为推动学习科学在国内的发展起着积极的前导性和基础性作用。

学习科学视域中的设计研究 内容简介

伴随着知识时代脚步的日渐跟进,教育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从工业时代“以教为基点”的教育范式总体朝向“以学为基点”的新教育范式转变。“学习”作为极富活力的关键词,成为这场变革的聚焦点。而20世纪90年代“学习科学”研究的兴起则为这场革命性变革注入了强劲的推动力,它颠覆着诸多传统的教学与研究观念,并由此引发了教育研究范式的嬗变。在这种背景下,一种基于学习创新的教育研究所需的新型研究范式——设计研究应运而生。它聚焦于有效学习环境的设计和对发生其中的学习的理解,通过迭代式的设计研究过程将理论与实践连接起来,是理解教育革新如何在实践中运作的重要方法论。
作为一种新兴的研究范式,设计研究快速发展着,在世界教育领域越来越为研究者所关注。但是,研究表明,当前学界对设计研究在理论上还未形成系统理解,缺乏对它的系统认识与研究。本书立足于学习科学研究视域,努力在这方面做一点尝试:一是从发展沿革、内涵实质、识知方式、研究模式等方面对设计研究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理论阐释;二是针对目前设计研究在干预系统设计内容上的研究缺失,提出了“面向课堂情境的设计研究实践框架”,并将该框架思想具体化于原创案例的实践探索中。对设计研究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几乎同时起步,两者互为益知,随研究时间推移相互推进与提升。
本书紧紧围绕“学习研究”这一基点展开论述,旨在为基于学习创新的教育研究,特别是课堂学习环境设计与创新研究提供新的方法论与实践路径的参照。全书由六章构成。
**章通过分析学习研究发展历程中的三次重大转变,反思了传统的基于“实验”研究学习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追溯了设计研究的兴起背景以及与学习科学互为交织的发展历程。
第二章阐释了设计研究的理念实质。本章首先从纷繁的术语和多元的定义中界定了设计研究的基本概念,并从不断涌现的关于设计研究的论述中,归结了它的七大方法论特性,*后阐释了设计研究与以往研究范式的四大不同研究取向。
第三章主要从认识论层面深层剖析设计研究是如何通过设计识知世界的,包括对设计的探究本质、设计研究知识创建的独特过程与三层面综合产出的详细论述,阐明了设计研究在整合科学与设计上的内在逻辑。
第四章转向对设计研究操作层面的探讨,试图从多理论研究视角描述设计研究协同一致的多重工作,并从一般层面整合多领域研究,归结出设计研究操作过程的共同特性。
第五章在理论研究与案例实践的基础上,对当前设计研究的过程模式进行了拓展,建构了一种可行的面向课堂情境的设计研究实践框架。本部分着重探讨了包括学习内容、学习支持和学习社会结构组成的干预系统设计、设计原型具身思想、课堂学习机制的微观研究方法等关键问题。
第六章以设计研究案例包的境脉描述方式,详细描述本人在上海一学校所进行的、聚焦课堂学习社会结构维度——参与结构——的设计研究全过程。该案例完整展示了本书所提出的“面向课堂情境的设计研究实践框架”的系统践行过程。

学习科学视域中的设计研究 目录

引言
一、问题提出
二、研究定位
三、研究问题
四、内容框架
五、研究意义
六、研究方法
**章 追踪设计研究
**节 学习研究的范式转变
一、孕育在哲学母体中的学习研究
二、走进实验室:学习研究由猜测转变为一门科学
三、走出实验室:对传统基于“实验”研究学习的反思
四、转向对自然情境的关注:学习科学的兴起
第二节 设计研究的历史追溯与研究进展概述
一、设计研究方法论思想的早期孕育
二、美国建构主义教学实验的兴起
三、从教学实验到设计实验:走向教育的设计科学
四、设计研究在21世纪后的蓬勃发展
第二章 设计研究的内涵透析
**节 设计研究纷杂概念的界定及与相关方法的比较
一、设计研究的相关称谓
二、设计研究的概念界定
三、设计研究的名称误用
四、设计研究与其他方法的比较
第二节 设计研究的方法论特性
一、目的双重性
二、干预主义与设计导向
三、迭代增量与过程导向
四、实用主义与效用导向
五、扎根性与理论驱动
六、情境性
七、整合性
第三节 设计研究的研究取向
一、建立聚焦学习环境设计的教育设计科学
二、关于学习的机制研究与发展性研究
三、聚焦巴斯德象限——应用激发的基础研究
四、提升境脉中的理论
第三章 设计研究的识知方式
**节 设计认识论
一、设计探究的本质理解
二、设计认识论的知识观
三、“设计者式识知”的核心能力
第二节 设计研究:整合科学与设计
一、设计与科学:探究传统的比较
二、设计探究:将真实、实在和理想包含其中
三、整合科学与设计:探究自然情境中的学习
第三节 设计研究的知识创建
一、设计学科与多范式学科的研究活动
二、知识创建的学科模型
三、设计研究知识创建的一般方法论模型
第四节 设计研究的产出
一、信息系统领域的研究观点
二、埃德尔森的分类观
三、迪塞萨和库伯的观点
四、设计研究三层面产出的综合分析框架
第四章 设计研究的研究模式分析
**节 多理论视角中的设计研究:模式与范例
一、设计研究的发展心理学模式
二、设计研究的认知科学模式
三、设计研究的文化心理学模式
四、设计研究的文化人类学模式
五、跨越模式界限,聚焦持续革新
六、走向多领域协同一致的学习科学研究
第二节 设计研究的过程模式分析:一种整合的视角
一、整合的学习设计框架
二、整合医学复杂干预研究中的积极因素
三、整合一般过程模式的共同特性
四、设计研究实施的一般指导原则
五、设计研究过程的案例描述
六、当前学习科学研究项目所处的研究阶段
第五章 面向课堂情境的设计研究实践框架
**节 设计研究过程模式的拓展与课堂情境实践框架的重建
一、干预设计的内容指向:来自学习科学的研究观点比较
二、面向课堂情境的设计研究实践框架:建构与描述
第二节 面向课堂隋境的设计研究干预系统设计
一、学习内容设计:促进深度学习
二、学习支持设计:学习者中心设计
三、学习的社会结构设计:超越技术视界
四、干预系统设计框架的使用
第三节 洞察课堂情境中的学习
一、互动分析:微观洞察课堂学习机制
二、情境观:将信息结构整合到互动分析中
三、课堂学习活动系统的其他分析模式
第四节 促进持续的教育革新
一、教师作为变革的能动者:促进革新在当地境脉的持续发展
二、境脉限定:新境脉中的革新推广
三、促进持续革新的系统改革
第六章 案例研究:有效课堂参与结构的设计研究
**节 研究启动与设计原型制定
一、研究的基本背景
二、研究的境脉考察与问题提出
三、理论驱动:文献分析与相关内容界定
四、有效课堂参与结构的设计原型
五、研究方法
第二节 研究的迭代过程
一、课堂参与结构设计原型的具身化
二、有形结构的设计
三、课程设计与实施:**单元(简单电路)
四、无形结构的设计:第二单元(导体与绝缘体)
五、设计的修正:第二单元/微循环
六、小结
第三节 研究的效果评价与总结
一、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三、多重回馈信息的一致性分析
四、革新的可持续性考察
五、研究总结
结语
附录
图表索引
参考文献
后记

学习科学视域中的设计研究 作者简介

杨南昌,男,1974年7月出生,江西瑞金人,教育学博士,江西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教授,课程与教学论、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1992年开始执教,2000年考入江西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师从钟志贤教授),2003年毕业留校任教,2005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师从高文教授)。主要从事学习科学与教学设计、设计研究、基于学习创新的课程教学和教师学习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已发表相关论文30余篇。

学习科学视域中的设计研究

http://book.00-edu.com/tushu/sh1/202005/2258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