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软件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 > 正文 返回 打印

汉语语言学问题解答

  2020-05-14 00:00:00  

汉语语言学问题解答 本书特色

  《汉语语言学问题解答》认为,汉语是用在语句中建构形象的方法来展示世界,而不是用分析的方法来说明世界,因此,汉语是形象化的语言,于是就可以用形象分析的方法来解释汉语。本书便用这种方法对汉语的字、词以及各种句式进行了理性的解释,而且对传统语言学的某些描写也从理论上予以论证。本书以问答作为解释的方式,因而解释的针对性和逻辑性都很强。所解答的问题都取自语言事实,因此实用性也很强。   本书解答的问题分属于六大类,即:①汉语的一般性问题;②汉字的一般性问题;③实词的一般性问题;④关于趋向动词的问题;⑤一些常用虚词的问题;⑥关于几个典型句式的问题。

汉语语言学问题解答 内容简介

NULL

汉语语言学问题解答 目录

第1章 汉语的一般性问题
1.1 汉语也有人为制定的形式语法吗?
1.2 为什么说统一论是指导汉语的纲?
1.3 为什么汉语不能分词书写?
1.4 英语无主语不能成句,为什么汉语无主语却能成句?
1.5 时空统一法则有何语用意义?
1.6 如何才能使外国学生也建立起对汉语的语感?
第2章 汉字的一般性问题
2.1 为什么汉语的基本结构单位是方块字,而不是拼音词?
2.2 为什么说汉字是形象的载体?
2.3 为什么说语素是汉字的细化?
2.4 汉字如何影响着汉语的性质?
2.5 汉字复合与分化的动因是什么?
2.6 汉语为什么要把一些字虚化?
2.7 虚化是语法化吗?
2.8 怎样认识汉语的字和词?
2.9 如何理解以字为中心的汉语研究?
2.10 为什么进行句法分析时要以词为根据?
第3章 实词的一般性问题
3.1 汉语实词的词性是如何表现的?
3.2 汉语的动词也可以对立地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吗?
3.3 为什么汉语的动词有动态动词和静态动词之分?
3.4 为什么汉语的动词还有无界动词和有界动词之分?
3.5 为什么要区分作用动词和非作用动词?
3.6 动词重叠的语用意义是什么?
3.7 如何认识汉语的动词观?
3.8 如何理解动词介于主宾之间的句法意义?
3.9 为什么汉语表示定指的事物时都要用量词?
3.10 如何理解量词的中心地位?
3.11 量词的重叠有什么语用意义?
3.12 为什么物量必须表示在宾语之前,如“张三吃了两碗饭”,
而动量必须表示在宾语之后,如“张三打了李四两拳”?
3.13 为什么“他去了三次美国”和“他去了美国三次”都可以说?
3.14 复合词的构词根据是什么?
3.15 什么是句法词?
3.16 什么是行为词?
3.17 什么是因果词?
3.18 如何理解“救火”一类行为词的意义?
3.19 汉语为什么出现离合词?
第4章 关于趋向动词的问题
4.1 如何理解趋向运动的基准?
4.2 如何理解基准的相对性?
4.3 如何表示“来”和“去”的方向性?
4.4 来
4.5 起来
4.6 下来
4.7 去
4.8 下去
4.9 到
4.10 出
4.11 进
第5章 一些常用虚词的问题
5.1 了
5.2 过
5.3 着
5.4 在
5.5 的
5.6 得
5.7 就
5.8 才
5.9 偏
5.10 正
5.11 很
5.12 好
5.13 向
5.14 对
5.15 给
5.16 为
5.17 有
5.18 没有
5.19 不
第6章 关于几个典型句式的问题
6.1 主谓句
6.2 存在句
6.3 连动句
6.4 兼语句
6.5 双宾句
6.6 动补句
6.7 被字句
6.8 “是”字句
6.9 “把”字句
参考文献

汉语语言学问题解答 作者简介

  李华倬,1957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先后工作于华中工学院和江西省萍乡市科技情报所。专门致力于汉语语言学的研究,著有《基于中国哲学思想的汉语研究》(江苏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一书。   李国屏,女,1999年毕业于南昌大学,并获武汉大学软件工程硕士学位,目前就职于萍乡学院,讲师。从2000年起,和父亲李华倬一起致力于汉语语言学的研究,并承担资料搜集、整理、校对、计算机技术支持等工作。

汉语语言学问题解答

http://book.00-edu.com/tushu/sh1/202005/2247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