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科学素养从哪里来? 本书特色
本书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从科学素养的培养观念、科学素养的培养关键、科学素养的培养提升、科学素养的培养灵魂、科学素养的培养土壤几部分一步步深入地向老师们展示了江老师在工作21年中的工作思考。
结合了很多实际案例,在理论内容丰富的基础上更加完善。
学生的科学素养从哪里来? 内容简介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所以,小学科学教学中已经重视科学探究,作者在21年的工作中不断总结反思,在市场中还没有系统的小学科学类书籍的情况下本书可作为小学科学教师学习的指导手册。
学生的科学素养从哪里来? 目录
目 录
序
科学素养的培养观念要先行
发生在21世纪的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社会背景之一是对创新人才的呼唤;其二是科技时代对人的科学素质的要求。前者是改革开放的中国欲“‘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需求,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所说的“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后者是针对科学技术已如此广泛、深入地影响着个人及整个社会生活、生产,科学素质已成为个体生存的基本条件而提出来的。
◆科学教育的变革
◆科学教育的中心点
◆科学教育的关注点
◆科学情感的着力点
科学素养的培养关键在教师
小学科学教师承担着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之重任。为此,科学教师必须有着坚定的科学教育事业心。一个满腔热忱的科学教师可以赋予抽象的教材以鲜活的生命,在“真枪实刀”的“搞科学”活动中与孩子们一起“同呼吸”、“共命运”,倾心呵护孩子们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把孩子们培养成具有一定科学素养的接班人。
◆优秀教师的人格特质
◆优秀科学教师的人格特质
◆教育叙事和专业化成长
◆专业化成长和优秀教师
科学素养的培养提升在课堂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推进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有规律可循,又有灵活的生成性和不可预测性。新课程标准提倡课堂要有开放性,每节课都要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同时也要有或多或少的生命感悟。课堂教学应该关注在生长、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
◆儿童课堂
◆科学教材
◆科学目标
◆科学问题
◆科学观察
◆科学实验
◆科学材料
◆科学记录
科学素养的培养灵魂在教学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自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所以,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必须重视科学探究,要让学生能像科学家那样开展研究,在科学探究中拥抱幸福的教与学。
◆深度备课
◆挖掘资源
◆精心预设
◆艰涩磨课
◆幸福教学
◆贯彻“八性”
◆落实策略
◆凸现“价值”
◆差异成长
◆引领方向
◆快乐行动
◆关注细节
◆承载梦想
科学素养的培养土壤在自然
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各种课外及校外活动。加强中小学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加强学生社团组织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公益事业。
◆家校合作式科学教育模式
◆科学考察
◆中长周期观察
◆家庭实验总动员
◆家庭小实验
◆科学小论文
◆科学教育评价
后记
学生的科学素养从哪里来? 节选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所以,小学科学教学中已经重视科学探究,作者在21年的工作中不断总结反思,在市场中还没有系统的小学科学类书籍的情况下本书可作为小学科学教师学习的指导手册。
学生的科学素养从哪里来? 作者简介
江美华 男,1972年生,浙江常山人,科学教育本科毕业,中学高级。1991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小学自然、常识、科学教学与研究工作,浙江省小学科学骨干班结业。曾获全国教科研优秀教师,浙江省教科研先进个人,浙江省教改之星,浙江省优秀科技辅导员,衢州市教坛新秀等。现为金师附小教育集团婺城小学教科室主任。
曾在《中小学教材教学》《教学与管理》《福建教育》等省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论文案例60余篇,出版专著《和科学课一起走过的日子》《小学科学实验总动员——构建“大科学课堂”的实践探索》和《学生的科学素养从哪里来》三部,参与编写著作《项目学习:探索综合化教学模式》一部和《非智力因素教育实验教材》一套(六册)。两次参与金华电视台和金华教育局联合推出的“暑期快乐(名师)课堂”,30多次在省市区教学研讨活动中开课。先后主持和参与“小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研究”“‘家校合作’开展科学教育的实践探索”等20多项全国、省、市级教科规划重点和一般立项课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