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韧性-内心强大的终极秘密 本书特色
无论你面临什么样的生活,面对什么样的挑战,只要心理足够坚韧,就可以不断去创造快乐幸福的生活。《心理韧性:内心强大的终极秘密》告诉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会有所起伏,创造理想生活的关键是如何面对你遇到的事情,心理坚韧就能轻松面对一切挑战,不断地靠近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心理韧性:内心强大的终极秘密》强调的是心理韧性在组织层次的应用,并提供有效的心理测量方法,提高人们心理坚韧的程度。《心理韧性:内心强大的终极秘密》通过操作手册、训练、案例分析、心理韧性自评工具,来指导个人和团队,提升他们的行为表现,帮助他们有效应对各种情境下的挑战、应激和压力,提高心理韧性水平,收获幸福快乐的人生。
心理韧性-内心强大的终极秘密 目录
第1章 绪论
4C模型
心理韧性的四种误解
心理韧性的定义和描述
我们与心理韧性的研究
第2章 应激
应激的情境因素
心理韧性、压力管理和*佳表现
AQR应激模型
第3章 心理韧性简史
心理恢复和坚毅性
什么是心理韧性
心理韧性的研究
定性研究方法
心理测量方法
21世纪的心理韧性
对5个问题的思考
第4章 模型建构和MTQ48的编制
预备性现场研究
建构四因素模型
MTQ48的检验
第5章 心理韧性与MTQ48测量
测量工具简述
MTQ48测验平台
MTQ48报告类型
MTQ48的发展
第6章 控制
控制量表的成分
控制的定义和应用
高控制水平总是好的吗?
控制的心理研究
情绪控制
第7章 承诺
承诺即目标
承诺的定义和应用
高承诺水平总是更好吗?
承诺的心理研究
目标设定
第8章 挑战
挑战的构成:两个分量表
挑战的定义和应用
高挑战水平总是好的吗?
挑战的心理研究
第9章 自信
自信的定义和应用
高自信水平总是好的吗?
自信的心理研究
第10章 心理韧性与思维模式、积极心理学、情绪智力的关系
思维摸式
习得性乐观
需要层次理论
心理韧性、情绪智力和同情心
小结:6-5-4
第11章 决策
心理韧性和创造力
心理韧性和冒险
思维偏差——心理坚韧的人更不会犯错?
运气
第12章 心理韧性和倦怠
倦怠及其意义
心理韧性对倦怠形成的影响
倦怠对不同心理韧性水平的影响
倦怠的自我解析
第13章 心理韧性在工作中的应用
应激、动机和愿望
领导力
咨询和辅导
群体心理韧性——组织发展应用
心理韧性和团队合作
组织发展和文化
团队合作行为和个体心理韧性
小结
第14章 心理韧性在管理上的作用
招聘和选拔
员工成长和人才管理
第15章 21世纪求职与招聘的关键:就业能力
就业能力的概念
就业能力和心理韧性的作用
就业能力的要素
自由职业和创业
第16章 心理韧性与教育、青少年成长
学业成就
幸福感
出勤、个体行为和同伴关系
早退
升学
就业能力
职业抱负
社会流动和弱势群体
欺凌行为
反社会行为
心理韧性和教养行为
休闲活动:体育和室外活动
小学教育
结论
第17章 体育运动中的心理韧性
心理韧性与体育心理学
案例分析
培训师的视角
结论
第18章 心理韧性与社会、健康产业
心理韧性的广泛应用
心理韧性和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
社会责任感和心理韧性
职业心理健康
小结
第19章 心理韧性可不可以提高?
心理韧性可以提高
心理学家视角
培训专家视角
提高心理韧性——指导原则
第20章 心理韧性模型和MTQ48的辅导作用
心理韧性模型简述
咨询师如何应用心理韧性模型?
GROW咨商模型
咨询师的心理韧性
小结
第21章 积极思维
积极思维简述
学会积极思考
排除消极思维
重构:把消极思维转化为积极思维
正念
第22章 想象
导言
想象成功
培养自信的心理研究
积极心理学和心理韧性
第23章 焦虑控制和放松
劳拉·米歇尔放松训练
其他放松技术
身体素质的作用
饮食的作用
生物反馈技术
第24章 注意控制
注意控制概述
注意控制和心理韧性
一些简单提示、工具和技术
中断和分心
总结
第25章 目标设定
目标设定的作用
目标设定的主要内容
目标设定的心理分析
第26章 MTQ48的研究应用
心理韧性与应对方式
心理韧性、情绪控制/反应和情商
心理韧性与绩效、成就水平
心理韧性与心理技术
心理韧性与人格
心理韧性与健康
心理韧性与教育
其他使用MTQ48/MTQ18的研究
结论
第27章 心理韧性及其研究展望
整体视角
心理学视角
培训师的需要:产品研发
心理韧性-内心强大的终极秘密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道格·斯特里查吉克(Doug Strycharczyk),现任AQR公司CEO,擅长心理测验和测评程序、*团队评估、人才管理等,致力于将“心理韧性”概念应用于需要面对挑战或应激源的各个领域。如今,已是心理韧性模型应用的权威。
彼得·克劳夫(Peter Clough),曼彻斯特城市大学应用心理学教授,主要研究高压力环境下的行为表现,将心理韧性应用于各种不同的地方,是当前心理韧性和相关领域的权威和带头人。
【译者简介】
周义斌,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福州大学应用心理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注意、社会认知与发展等。
蒋芘菁,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福州大学应用心理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健康心理学、儿童发展与教育等。
陈霖婷,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师大旅游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旅游与酒店管理、员工辅助计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