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软件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 > 正文 返回 打印

认知语法导论-上卷

  2020-05-13 00:00:00  

认知语法导论-上卷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语言学专业师生及相关 兰艾克的《认知语法导论》是认知语法研究的先驱性扛鼎之作,未曾在中国大陆地区出版过,属填补空白之出版

认知语法导论-上卷 内容简介

《认知语法导论》集中代表了认知语法成熟时期的观点,是一部集权wei性、综合性、通俗性于一身的导论书。作者对其认知语法的理论观点与描写机制进行了汇总与提炼,将语言结构的概念与社会-交互基础统一于其描写框架内,结构描述与功能解释熔为一炉。 本书系统呈现了认知语法理论的核心内容,如概念语义学、语法范畴、语法构式、词汇-语法连续统观、象征观、基于用法观,并将现论框架用于对名词短语结构、小句结构及复杂句的分析。本书还披露了认知语法的前沿课题,如语篇、语言结构的时间维度,以及语法所展现的关于认知过程与心智世界建构的奥秘。

认知语法导论-上卷 目录

中文版序
前言
**部分 绪论
**章 引论
1.1 语法与生活
1.2 怪兽的本性
1.2.1 一个离经叛道的主张
1.2.2 CG的“庐山真面”
1.2.3 关于图解的说明
1.2.4 认知语法的精神
1.3 作为符号化手段的语法
1.3.1 象征复杂度
1.3.2 词汇与语法
1.3.3 作为象征集合的语法
1.3.4 内容要求
第二章 概念语义学
2.1 意义与语义表征
2.1.1 意义是否栖身于头脑中?
2.1.2 意义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2.1.3 意义止于何处?
2.2 概念内容
2.2.1 域
2.2.2 域的通达
2.2.3 域与心理空间
第三章 识解
3.1 详略度
3.2 聚焦
3.2.1 前景与背景
3.2.2 组合
3.2.3 辖域
3.3 突显性
3.3.1 侧显
3.3.2 射体—界标联结
3.4 视角
3.4.1 观察格局
3.4.2 时间维度
3.5 有关语义主张的证据
第二部分 基本主张
第四章 语法范畴
4.1 概念表述有无可能?
4.1.1 传统观点及谬论
4.1.2 该主张的实质
4.1.3 初步描述
4.1.4 初步阐证
4.2 名词与动词
4.2.1 典型层面
4.2.2 名词图式
4.2.3 动词图式
4.3 关系表达式范畴
4.3.1 焦点参与者
4.3.2 复杂关系
4.3.3 结构动因
第五章 主要次范畴
5.1 可数名词与物质名词
5.1.1 语法基础
5.1.2 概念基础
5.1.3 划界
5.1.4 问题的其他方面
5.1.5 可变识解
5.2 持续类与非持续类动词
5.2.1 灵活的范畴化
5.2.2 可数—物质名词类比
5.2.3 与时体的互动
第六章 构式:概括描述
6.1 象征集合
6.1.1 组合、整合及符号化
6.1.2 作为范畴化的组合
6.2 构式图式
6.2.1 在组合性中的地位
6.2.2 表达式的范畴化
6.3 单极—双极组织
6.3.1 结构的切分
6.3.2 组合的维度
6.3.3 错配是不成问题的
第七章 构式:描写因素
7.1 对应
7.1.1 多重对应
7.1.2 冗余与不一致
7.1.3 自主观的谬论
7.2 显面决定因素
7.3 阐释
7.3.1 阐释位
7.3.2 自主与依存
7.3.3 补语与修饰语
7.4 构成要素
7.4.1 两种构成要素观
7.4.2 经典观的局限性
7.4.3 语法关系
第八章 规则与限制
8.1 网络与图式
8.1.1 何谓语言?
8.1.2 图式
8.1.3 图式网络
8.2 评估规约性
8.2.1 交互激活
8.2.2 限制性
8.3 构式网络
8.3.1 从语法来观照
8.3.2 从词汇来观照
8.4 规律性
8.4.1 构式义与组合性
8.4.2 高层概括

认知语法导论-上卷 作者简介

罗纳德·W.兰艾克,世界知名语言学家,认知语言学奠基人之一,认知语法理论的创始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荣休教授。1966年获伊利诺伊大学(香槟校区)博士学位,后执教于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曾任国际认知语言学学会主席。1976年起致力于发展认知语法理论,主要著作有《概念、意象及符号》(1990)、《认知语法基础》(1991)、《语法与概念化》(1999)、《认知语法探索》(2009)等。其所提出的认知语言学理论zui具系统性与影响力,具有重大的开创意义。 译者简介:黄蓓,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2012级博士研究生,师从张建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认知语法。博士论文题目为“语言主观性的分布模式及其计量”。

认知语法导论-上卷

http://book.00-edu.com/tushu/sh1/202005/2206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