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软件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 > 正文 返回 打印

文化十日谈

  2020-05-01 00:00:00  

内容简介

章诒和 徐友渔 雷颐 张鸣 联袂推荐

    以尖锐的思想穿透表象  用犀利的语言评说世相

¯       本书卖点

1.名家联袂推荐:章诒和(《伶人往事》《往事并不如烟》作者)、徐友渔、雷颐、张鸣联袂推荐。

2.本书内容源自《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的专栏对话录,该对话录是目前持续时间最长的专栏——长达四年,备受读者追捧,目前也一直在持续。

3.著名学者写成:作者丁东、谢泳是思想界十分著名的学者。

4.内容切近当下各种文化热点:对知识分子之命运,历史研究之要义,出版阅读之问题,文学艺术之真谛,公共政策之得失,等等,均作了深入浅出的精彩讨论。

5. 好读,贴近大众:全书以丁东、谢泳二人对话形式铺开,文风朴实易懂,深入浅出,浅显好读,却不失思想性,趣味性,哲理性,而于细节处锋芒微现,令人大呼过瘾,实为大众阅读之上选。

 

¯       作者简介

丁东   1951年生,学者。现居北京。以研究当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为主,近年致力于民间思想的整理研究和口述史学。著有《冬夜长考》、《和友人对话》、《尊严无价》、《午夜翻书》、《精神的流浪》等书。

 

谢泳   1961年生,厦门大学教授。他以人物、杂志和大学为切入点的研究视角,对重新理解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有较强的概括力。他对原始材料的选择和重视,使他的工作富有学术性;对一些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评价又有思想性。著有《逝去的年代》、《储安平与〈观察〉》、《杂书过眼录》、《血色闻一多》等书。

¯       内容简介

本书源自丁东、谢泳两位学者四年来在《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的专栏对话录。全书采用对话方式,二人畅谈古今、纵横捭阖,对知识分子之命运、历史研究之要义、出版阅读之现状、文学艺术之真谛、公共政策之得失等,作了深入浅出的探讨。行文酣畅淋漓,常能一针见血,切中时弊,读后有茅塞顿开之感,令人拍案叫绝。还有老村的绘画数幅点缀其间,图文互补,相映成趣,堪称近年文化批评与思想评论界不容错过的佳作。

¯       简要目录


士林风骨

束星北:科学界的“陈寅恪”/3

被遗忘的国士伍连德/7

徐璋本的思想/10

社会贤达的作用/13

硬骨头章乃器/16

文化领袖为何缺位/18

大律师张思之/21

农学家董时进/23

钱锺书的另一面/27

胡适也曾讲硬话/30

政治和人情/32

科学家与家庭妇女/35

名家文集与学术公器/38

老舍的悲剧/41

冯友兰的变化/44

报人王芸生/47

“星期论文”的启示/50

徐铸成和戴煌的回忆录/53

理解陆兰秀/56

孙越生的思想遗产/60

 

史海寻帆

学习历史和思考历史/65

历史学家的人生价值/68

私家修史的意义/70
回到傅斯年/73

史料应用的道德/76

“延安研究”的新收获/79

旧体诗的思想史价值/81

地方史的精神境界/85

当代传记作家的史学素养/88

日记和学术史/91

书信里的历史/94

学术史分期的当代意义/97

雾里看花为哪般?/100
回忆录靠不住/103
回忆录的生命是真实/106

民间文物的意义/109

博物馆与公共生活/112

知识产权和历史责任/115

沈嘉蔚的历史情怀/118

被遗忘的历史是真历史/121

从报告文学到口述历史/123

代沟与历史/126

谁是历史文化的守护者?/130

 

书山有路

编辑的理想/135

回望“丛书热”/138

关于“印客”的思考/141

专著的时代/143

杂志书的发展空间/146

奢靡之风的背后/149

阅读率为何走低/151

黄皮书的功能变迁/154

敬业在民间/157

如何突破图书馆发展的瓶颈?/160

 

文艺乱弹

谁养活了作家?/165

中国当代作家为何如此不谦虚?/168

近期中国文学界的评奖/170

评委的公事与私事/173

重说《伤痕》的意义/176

王小波的文学史地位/180

文学期刊与公共生活/183

儿童文学与公民意识/186

从文学家到法学家/189

别人的生活和我们的生活/192

两个不同的画展/195

星星的启示/198

呼唤现实主义/201

寻求多方共赢/204

音乐与思想/207

文化行业准入大可不必/210

国是公议

人口问题需要集思广益/215

节日不是制造出来的/218

奥运场馆的喜和忧/221

建立公共财政需要民间推动/223

保护环境与公共政策/225

削减官车与生态文明/228

生态危机与东方智慧/232

司法行为的道德导向/235

宽容是政治智慧的核心元素/238

尊重不同的选择/240

社会应当鼓励青年做大事/243

由学者从政到专家治国/249

选拔官员不妨把目光投向青年志愿者/251

灾难中的希望/254


¯       推荐

某些概念不仅具有特定内涵,还有着无限丰富性。比如时空,比如文明。当有人议论解析剽窃、告密、学术失范、教育沉沦、出版垄断以及“文人难过皇帝关”等等社会现象是不文明的时候,真正的文明就有可能从这里开始。议论解析采取对话方式;理性,入微,琐细,但我分明觉察到平和态度后面的尖锐、悲悯和愤怒。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章诒和

 

对于现代中国的教育和文化,丁东、谢泳的言论是最值得注意的评论之一,不仅因为直率、中肯,而且现实感和历史感兼备。两位学者以言语平实见长,还善于大题小做,小题大做,在陈述和评判之间应付裕如、游刃有余。两位的观点与关切最容易引人分享和共鸣。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徐友渔

 

在万花筒一般五光十色又变幻不定的社会“表象”之下,探寻某种“基准色”,委实不易。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雷颐

 

说昔日的教育,是为了冲现在的教育拍砖。拍到点上,砖砖都砸到七寸,这样的“砖家”多了,中国的教育也许有救。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张鸣

¯       读者定位

关心各种文化热点与议题的读者,关注思想文化批评的读者;喜欢丁东谢泳的读者,喜欢章诒和、徐友渔、雷颐、张鸣的读者。

¯       相关图书


 丁东 谢泳 著 《教育放言录》


¯       上架与陈列建议

上架:社科|思想评论·文化批评

陈列:与《教育放言录》一起集中陈列

¯       条形码

其它信息

装 帧:简装

页 数:256

开 本:16

文化十日谈

http://book.00-edu.com/tushu/sh1/202005/1990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