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软件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 > 正文 返回 打印

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的潘光旦

  2020-05-01 00:00:00  

内容简介

本书卖点

1.  主人公传奇:为什么当年公派留美学生时,有美籍教师说:潘光旦不能去谁还有资格去!一条腿的社会学家潘光旦,以坚韧的毅力和乐观的精神,完成田野调查并著书立说。2. 论题重要:潘光旦的优生学、性心理学、民族学、教育学、社会学理论在中国现代思想史上有何重要地位。3. 作者专业:作者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硕士和博士论文都以研究潘光旦为题,并长期研究潘光旦的学术思想,具有历史学和社会学的双重训练,史料翔实、立论有据、分析严密。4. 专家推荐:著名学者何兆武、刘志琴、黄兴涛 联合推荐。

作者简介

吕文浩   1971年生。1993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获历史学硕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获法学(社会学)博士学位。自1996年起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在潘光旦学术思想研究、社会学史、社会思想史以及清华校史、西南联大史等方面发表论文、书评十余篇,著有《潘光旦图传》(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另有四五十篇历史文化方面的文章发表。

内容简介

中国现代思想史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后五四时代学者群的崛起,以及他们给思想文化生态所带来的新因素。这些学者的出现,一方面奠定了中国现代学术的根基,另一方面,他们中的一些人广泛参与中国现代社会政治变革与思想文化建设,为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和思想文化的革故鼎新起到了重要作用。本书聚焦于活跃在1920年代中期至1940年代末期的学者型社会思想家潘光旦,将他放在清末至民国时期思想文化演变的背景下予以考察,着重评述他对优生学、社会学、性心理学等新兴学科的接受与认识,以及他在民族观、婚姻家庭、性文化与中西文化观等方面的见解。学术界长期以来对社会思想在思想史研究中的地位不够重视,本书以知识史/学科史与思想史的关系为线索,尝试着将潘光旦的社会思想放在一般思想史的视野下加以评析,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名家推荐

潘光旦先生是清华学人的杰出代表,在他身上比较能够表现出那一代清华学人共同的情趣和风貌,即他们都具有会通古今、会通中西和会通文理的倾向。本书把评述潘先生的学术思想和他对当时社会问题的论述两个方面结合起来,既增加了对20世纪前期中国社会思想史的认识,又使我们得以领略这位学者型思想家的风范。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何兆武 本书的作者,具备社会学与历史学的双重素养,多年来研究潘光旦与中国社会学史,今又将潘光旦的社会学研究与社会思想放在中国现代思想史的脉络里予以考察,应该说是拓宽了研究领域,提高了论题的学术价值。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刘志琴 关于潘光旦的思想,认知的视角自然很多,其丰富的内涵,也绝非浅学者所能尽揭。本书对潘氏思想的重要内容、特点与意义等问题,都有出色的阐述和深入的论析。作者劬学覃思、不喜“花枪”、重视资料、讲究表述,这种风格也是我所喜欢的。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   黄兴涛

目录

序 言前 言一   一别卅载又逢君二   后五四时代知识分子与思想史第一章   家世与国内求学时代一   诗书之家觅新知二   西风习习温旧知第二章   从优生学向社会学的扩展一   西方优生运动的波澜二   选择优生学作为专业三   在美国学习优生学四   兼顾社会思想的经过与原因五   从优生学扩展到社会学的逻辑环节第三章   潘光旦:社会学界的优生学家一   春风化雨博雅师二   “文化与优生学”之争三   其他社会学界同仁反应不一四   余言第四章   潘光旦对社会学的认识一   个人与社会并重的社会观二   社会学是一门“很切实的学问”三   社会学研究的基本框架四   区分社会学与社会主义五   余言第五章   潘光旦的中国民族观一   民族:血缘与文化共同体二   潘光旦中国民族性认识的思想渊源三   潘光旦所见中国民族的四种病态四   以优生学作为手段来改善民族品质五   从两个论争看民族品质改善的不同见解六   余论第六章  潘光旦对婚姻家庭问题的见解一   恋爱与婚姻选择的标准二   远婚近婚与迟婚早婚三   婚姻的可取性四   折中家庭的意义五   新贤妻良母论六   生育节制本身也要受到节制七   钟情于家庭养老八   余论第七章    潘光旦、霭理士与中西性文化的融会一   学术因缘二   霭理士在思想倾向上对潘光旦的影响三   两点思想差异四   “贞节”新解与五四后性道德的探讨趋势五   选择性阐释中国性文化史六   对当时涉性事件、言论的评论 七   余论第八章    潘光旦的中西文化观一   种族竞存标准下的中国文化二   与胡适在文化观上的两次讨论三   “中国本位”的内涵四   “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五   以“三才通论”分析中西文化的利弊主要参考文献一   论文、一般文章二   专著、资料集三   学位论文、博士后报告

其它信息

装 帧:简装

页 数:284

开 本:16

字 数:10万

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的潘光旦

http://book.00-edu.com/tushu/sh1/202005/1990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