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新课程有效教学疑难问题操作性解读 本书特色
特级教师领衔打造
教学智慧与灵感的碰撞
疑难 策略 点评
初中化学-新课程有效教学疑难问题操作性解读 节选
nbsp; 言
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广大教育工作者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满腔的工
作热情,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在教学**线把现代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相结
合,以提高学生素质为出发点,解读教学中的疑难问题,追求课堂教学实效,
积累了丰富的教学案例和实践经验。本丛书正是在此基础上,汇集了北京地区
优秀骨干教师的教学经验,对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教学疑难问题在操作性层面
上给予了解读,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借鉴价值,是提高一线教师学科素养和教
学素质的优质教学资料。
本丛书从课堂教学操作性层面上,紧紧抓住教学疑难问题,聚焦于备课、
讲解、设问、导入等常规教学环节和教学功力中的难点、重点及创新点,并把
优化教学过程、追求教学实效作为解决疑难问题的中心目标和出发点,从教学
艺术的高度解决疑难问题。丛书的编著者们在解读新课程教学疑难问题的过程
中,理解和运用了素质教育的理念,解读和完善了教学的艺术性和科学性,提
高了自身的学科素养和教学素质,是对素质教育理念转化为优质教学实践的有
益尝试。本丛书是教师自修教学艺术和校本进修的优质读本。
本丛书的作者不仅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而且具有骨干教师的鲜明引领作
用。他们解读的教学疑难问题,不仅具有操作性、实践性,而且具有典型教学
个案的普遍价值。他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创新,创造优质课例,并在
此过程中解读所遇到的疑难问题,积累了很多经验和方法。本书所涉及的教学
问题来源于教学实践,解决策略又经过教学实践的检验。因此,此丛书对于一
线教师极具参考价值,可辅助教师充分发挥教学的智慧和灵感,创造优质
课堂。
《新课程有效教学疑难问题操作性解读》丛书编委会
2007年8月于北京14.如何创造性地整合教材?
疑难问题
在新课改背景下,面对与过去的教材、教学体系有着完全不同的新教材,
在教学实践中究竟该如何创造性地整合教材,实现教材对学生教育的功能呢?
解决策略
教师必须突破多年来“紧靠课本”“忠实教材”的观念,根据课程标准、
自身特长、学校条件和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学习需要,重新整合教学资源,灵活
处理教材,对教材进行二次创作,这样才能展现出化学教师的教学活力。
一、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合理重组教学内容
在新课程中,教材被看作是引发、指引学生学习的工具,是一种师生对话
的文本。在新教材的备课中,教师有时会感到整体思路不很清楚,前后有接不
上的感觉。对于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敢于适当调整教材顺序,以利于学生思
维的衔接。
如在学习“物质的微观构成”时,教材安排先讲原子,后讲分子。但依
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中教师就要把两者倒过来讲,这样会有利于学生对知
识的理解。
二、知识预先渗透。疑点适当后置
处理教材时,不仅要着眼于该部分内容,而且要放眼于教材后面的乃至高
中教材中的内容,以便为现学内容找到迁移的落脚点、巩固的深化点,为后面
内容的学习扫清障碍、埋下伏笔,把与后面教学难点相关的知识预先在前面的
教学内容中加以渗透。
如从绪言课开始,在某些化学变化的文字表达式中有意渗透一些元素符
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能达到分散难点的目的,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
化学素养。
又如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只要求作一般
了解,而对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来说则可稍作加深:让他们分析课本上1—
18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排列的规律,为将来学习元素周期表奠定一定的知
识基础,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对科学知识的探求精神。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初三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又相对较弱,
因此有些问题难以一下子说清道明,对于其中某些疑难点的突破可暂时搁一搁,待
时机成熟再加以解决。如学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时,不太容易讲清变
浑的原因,将该问题安排在悬浊液、溶液之后去解决,那就容易多了。
三、动态呈现,让教材“活”起来
学习“水的分解”“分子与原子概念”“煤和石油的形成”等,教材安排
了情景图,目的是用图片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根据教学要
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将情景图借助计算机制作成课件,用动态的画面生动
地呈现,这样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新知,使学生学得更积极主动。
四、适当延伸,让教材“宽”起来
新课程主张“用教材教”,教师不应只是被动的教材执行者,而应成为教
材的开发者和创造者。
如“中和反应”教材中的设计是: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再
边滴加稀盐酸边振荡至红色恰好变成无色。为了有效地发挥这个实验的功能,
可进行如下尝试:
先提出问题:“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反应?”
再出示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溶液后提问:“它们分别呈什么颜色?它
们分别是什么类别物质的溶液?”
这两问学生都能准确回答。
再问:“它们之间是否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这一问学生不能准确回答。
为解决问题,较好的方法就是实验。取样后将两种溶液混合,学生观
察到无明显现象。追问:“它们混合后无明显现象,是否说明它们没有发
生化学反应?”
学生都回答说“不一定”。
这时引导学生思考:“你有没有什么方法来判断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
液是否发生了反应?”
接着让学生分组讨论,讨论后学生交流设计方案,汇总如下。
方案1: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液体
呈现红色,再向试管中逐滴滴加稀盐酸,如果红色褪去,说明稀盐酸和氢
氧化钠溶液能反应。
方案2: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液体
呈现蓝色,再向试管中逐滴滴加稀盐酸,如果蓝色变成紫色,说明稀盐酸
和氢氧化钠溶液能反应。
方案3:向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液体呈现红
色,再向试管中逐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如果红色变成紫色,说明稀盐酸
和氢氧化钠溶液能反应。
方案4:向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液体呈现无
色,再向试管中逐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如果无色变成红色,说明稀盐酸
和氢氧化钠溶液能反应。
然后请学生分组实验,实验结束各组派代表交流,并由学生对这几个
方案进行比较,哪个较好?为什么?哪个不能达到目的,为什么?通过实
验、交流、分析、比较,问题便迎刃而解。这时教师再顺势追问:“如何
证明它们什么时候恰好完全反应?”学生很快都能准确回答。
实践证明,教师充分挖掘教材和灵活处理教材,不仅能培养学生求异思维
与创新精神,也拓宽了教材资源,激活了课堂教学,激发了学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