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研究丛书图形与几何系列:长方形的认识与周长教学研究/一课研究丛书图形与几何系列 内容简介
《一课研究丛书·图形与几何系列>(以下简称“丛书”)是对课的研究。其中的每一本都是围绕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领域的一节课(或两三节相关的课)进行多视角系统研究而形成。 研究的内容主要根据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与理论水平提高的需要来确定。主要维度如下: 1.数学知识维度。数学老师要上好一节课,就应该比学生有更多关于这节课的数学知识,即“上位数学知识”。它是指超出了小学数学一节课的内容,在初中、高中(或中等师范学校)以及大学数学中出现的相关数学知识。很显然,没有上位数学知识是无法上好一节课的,但只有上位的数学知识也远远不够,还必须能够从中获得教学的启示。也就是说,要把围绕一节课的上位数学知识与小学数学紧密结合,指导小学数学教学。这一维度的研究主要解决老师在知识上的“一桶水”问题。 2.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维度。从理论上说,一个教师有了数学知识以后,首先要关注的就是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这是因为数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是一个规定了数学学科的课程性质、目标、内容和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对一节课展开研究应该从纲领性文件入手,明确这节课的目标定位。丛书中所涉及的每一节课,其作者都查阅了自20世纪初到现在的一百多年来国内所有和国外部分数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从标准的视角,展现出一节课教学要求的历史沿革过程并从中获得启示。 3.教材比较维度。数学教材为学生学习一节课的内容提供了基本线索和知识结构,它是重要的数学课程资源。丛书对一节课的教材从多个角度进行比较研究。从时间的角度看,进行了纵向与横向比较研究。纵向比较研究是对不同时期出版的教材进行比较,特别是对同一个出版社或同一个主编不同时期编写的教材进行多角度比较,从历史的沿革中感悟一节课不同时期的编写特点;横向比较研究是对同一时期出版的多种不同版本教材进行比较。从地域的角度看,进行了中国大陆与港、澳、台教材的比较,以及国内外教材的比较。教材比较研究可以为研究这节课或去给小学生上这节课的老师开阔视野,帮助找到更多有价值的课程资源。丛书的每一本不但在正文中对教材进行了比较,而且还在附录中完整呈现了多个版本的相关教材,供读者进一步研究参考。 4.理论指导维度。我们知道,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虚的,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要上好一节课,自然需要理论的指导。奇怪的是,虽然有许多教育理论,但要真正系统地指导一节课的时候,特别是要指导一节课进入实践操作时,却又常常是困难的。丛书在数学教育理论指导课堂教学方面做了探索,努力做到让理论进入课堂教学实践,使得实践者能够真正感受到理论的力量。 5.学生起点维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进行一节课的教学,自然要研究学生的起点。丛书不仅阐述了如何了解学生起点的方法,而且还围绕一节课的学习,对学生起点情况进行分析与研究,以便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 6.教学设计维度。有了上述五个维度的研究后,我们就可以进入教学设计的研究维度。丛书首先对一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综述,就是把散见在多种重要杂志和专著上的教学设计成果进行整理(比如,查阅《小学数学教师》《小学教学》等刊物自创刊以来的全部内容),试图明确这节课迄今为止的所有研究成果。然后再根据学生的情况和多个不同的角度设计出新的不同的教学过程。这些新的教学设计都可以直接进入课堂教学实践。 7.课堂教学维度。有了教学设计就可以进入课堂教学研究。这一维度主要是对一节课进行课堂教学的观察与评价,具体阐述了如何从多个角度了解教师与学生的情况,如何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进行观察与评价。
一课研究丛书图形与几何系列:长方形的认识与周长教学研究/一课研究丛书图形与几何系列 目录
上篇 长方形认识的教学研究
1 上位数学知识研究
1.1 上位数学知识解读
长方形的概念是怎样定义的?
正方形的概念是怎样定义的?
长方形和正方形是怎样的关系?
1.2 对定义的解读
什么是四边形?
什么是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四条边的长度关系是怎样的?
长方形四个角的大小是否相等?
长方形为何也被称为矩形?
1.3 长方形的性质
1.4 长方形的判定
1.5 长方形的长和宽是怎样规定的?
1.6 上位数学知识对教学的启示
2 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研究
2.1 国内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对长方形认识的教学要求
小学生何时开始认识长方形?
1949-1966年的教学大纲如何要求?
1976-2000年的教学大纲有变化吗?
2001年的课程标准有哪些新的要求?
2011年的课程标准是怎样要求的?
2.2 国内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研究对教学的启示
2.3 国外部分国家对长方形认识的教学要求
美国有怎样的要求?
德国有怎样的要求?
日本有怎样的要求?
英国有怎样的要求?
俄罗斯有怎样的要求?
3 教材比较研究
3.1 教材比较的维度选择
选取哪些教材进行比较?
教材安排在哪一个年级进行教学?
教材中该内容前后分别是什么?
教材以什么为课题设置章节?
教材编写的素材有哪些?
教材内容以什么方式呈现?
教材内容以什么方式引入?
教材是如何进行操作探究的?
分类的思想方法是怎样形成的?
教材对定义用什么形式表达?
教材是怎样处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的?
3.2 教材比较对教学的启示
……
下篇 长方形周长的教学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一课研究丛书图形与几何系列:长方形的认识与周长教学研究/一课研究丛书图形与几何系列 作者简介
朱乐平,中学高级教师,浙江省特级教师,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学院研究员。《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研制组核心成员,浙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副主编,浙江省及杭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工作组成员,杭州市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浙江省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工作站小学数学工作室首席导师,杭州师范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 杨晓翊,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杭州市秋涛路小学数学教师。杭州市教坛新秀,杭州市优秀教师,杭州市上城区第一届数学脱产研修班学员。 谢莹,中学高级教师,杭州市崇文实验学校数学教师,浙江省“领雁工程”骨干教师培训实践导师,杭州师范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杭州市教坛新秀、教改之星。近4年来,20余篇文章在各级各类论文评比中获奖或发表,主动承担各级各类公开课20余节,参与多项国家、省级课题研究,独立承担3项市级课题研究和1项区级课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