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90年代基础教育语文教材语言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是对20世纪80-90年代的语文教育思想、语文教学大纲、语文教材编纂与使用、教材语言面貌进行全面研究,兼有系统数据统计描绘的著作。是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教育教材中心厦门大学苏新春教授主编的《基础教育语文教材语言研究丛书》之一。属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20世纪80-90年代基础教育语文教材语言研究 目录
总序
**章 20世纪80-90年代语文教材概述
**节 语文教学大纲的制定
一、中国语文教学大纲的沿革
二、语文教学大纲教学理念和板块组成
第二节 教材的版本情况及选用教材介绍
一、语文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对应
二、教材的选择和简介
第三节 教材语言研究的目的与实施
一、研究教材编写的规律
二、探索语言习得规律
第二章 教材选文分析
**节 篇目的体裁
一、体裁的划分依据
二、大纲对体裁的要求
三、各种体裁的课文在教材中的分布
第二节 篇目的语体
一、文言文和白话文人选教材的历史渊源
二、大纲的要求和教材课文的语体
第三节 篇目的国别
一、国外作品入选教材的历史渊源
二、教材课文的国别分析
第四节 篇目的典型人物
一、提取篇目典型人物的原则和方法
二、儿童形象和成人形象的分布
三、教材中的成人形象
四、教材中的儿童形象
第三章 教材用字分析
**节 汉字的字量
一、大纲对识字的要求
二、教材字量统计
第二节 汉字的常用度
一、字符的常用度
二、字种的常用度
三、新增字种的常用度
第三节 汉字的复现
一、同一年级内的复现
二、跨年级的复现:频率
三、跨年级的复现:分布率
第四节 汉字的笔画数
第五节 汉字的结构
一、字符的结构
二、字种的结构
三、新增字种的结构
四、教材字种与《现代汉语常用字表》收字结构的比较
第六节 汉字的造字法
一、字符的造字法
二、字种的造字法
三、新增字种的造字法
四、教材字种与《现代汉语常用字表》收字造字法的比较
第七节 汉字的部件
一、部件的定义及确定方法
二、字符的部件
三、字种的部件
四、新增字种的部件
五、部件与本字的顺序
六、教材用字的部件和《现代汉语常用字表》收字部件的比较
第八节 汉字的部首
一、教材用字部首的数量分析
二、教材用字部首的语义分析
第九节 汉字的理据
一、汉字理据的分析方法
二、汉字理据值的计算方法
三、教材用字的理据值与汉字的教学
四、字元的位置与汉字的教学
第四章 教材用词分析
**节 词语的使用量
一、词语数
二、词种数
三、新增词种数
第二节 词语的常用度
一、词语常用度的依据
二、词语的平均常用度
三、词种的平均常用度
四、新增词种的平均常用度
第三节 词语的复现
一、同一年级的课内复现
二、跨年级复现:频率
三、跨年级复现:分布率
第四节 词语的构词
一、构词能力
二、构词词形
第五节 教材的特色词
一、确定特色词的方法
二、特色词的分布
三、特色名词的语义类
第五章 教材练习分析
**节 练习题的题型
一、练习题型的分析模板
二、固化性练习和发散性练习的编排
三、语体、体裁因素对练习的影响
第二节 对语言要素类练习题的考察
一、语言的单位及练习的分类
二、字的练习
三、词语的练习
四、句子的练习
五、语篇的练习
第三节 对语言能力类练习题的考察
一、语言能力的界定及相关练习的分类
二、输入、输出类练习的编排
三、递增型练习:阅
四、递减型练习:听、诵
五、震荡型练习:抄、说、作
参考文献
附录
1980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
1980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
1992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
1992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
20世纪80-90年代基础教育语文教材语言研究 作者简介
李焱,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副教授,文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学术兴趣为近代汉语语法研究、汉语教材研究及世界汉语语言传播史研究。在《中国语文》、《古汉语研究》、《汉语史学报》等核心刊物发表文章多篇,出版专著《及明清句法结构历时演变的定量研究》、《汉语平比句的语法化研究》、《语法研究》等三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两项及省部级研究课题多项。
孟繁杰,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词汇学及对外汉语教学。在《中国语文》、《古汉语研究》、《语言研究》等核心刊物发表文章多篇,出版语言学学术专著三部,主编及参编对外汉语教材三部,主持多项省部级研究课题。曾获“两岸四地第一届思源人文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学学科首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