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的使命:重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本书特色
《学校德育的使命:重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论述了中国社会发展对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出的挑战,回答了学校德育在重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中应承担的使命以及如何承担使命等基本问题。
学校德育的使命:重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内容简介
本书论述了中国社会发展对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出的挑战, 回答了学校德育在重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中应承担的使命以及如何承担使命等基本问题。书中内容包括学校德育使命的内涵与特性: 理论基础 ; 学校德?姑?难荼? 历史考察 ; 重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中国
学校德育的使命:重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目录
导言
**章 学校德育使命的内涵与特性:理论基础
一、何谓学校德育使命
二、学校德育使命的特性
三、民族性:学校德育使命的旨归
第二章 学校德育使命的演变:历史考察
一、中国学校德育使命的演变
二、西方学校德育使命的演变
三、学校德育使命演变的规律与特点
第三章 重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国学校德育使命的现实定位
一、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基本涵义
二、中国学校德育使命现实定位的依据
三、中国学校德育使命:个体精神提升与民族精神跃迁
第四章 实现学校德育使命的立场原则
一、传统与现代的承续
二、全球与民族的对接
三、个体与群体的兼顾
四、适应与超越的统一
第五章 实现学校德育使命的内容体系:建构完整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一、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精神
二、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
三、继承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
四、尊重各民族文化
五、学习和借鉴国外优秀文化
六、当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理想形态
第六章 实现学校德育使命的多维途径
一、学校德育学科课程的开发
二、营造学校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校园文化
三、加强学生组织建设,培育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四、充分整合各种资源,建立以学校为支点的德育网络
参考文献
学校德育的使命:重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节选
日本人崇尚“武士道”精神,印度人有根深蒂固的“种姓”观念,而近代西方人却爱讲“自由”“平等”。有些民族把拥抱视为常礼,而有些民族则比较讲究“男女有别”。所以恩格斯说:“善恶观念从一个民族到另一个民族,……常常是互相直接矛盾的。”① 道德之所以具有这种民族差异性,原因虽很复杂,但从根本上说,乃是由于民族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与交往方式不同造成的。在构成社会存在的诸多因素中,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和交往方式,对包括道德和道德教育在内的民族意识、民族精神和民族活动等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中国人比较重人伦,这同我们几千年的小农经济有关;西方人爱讲“自由”“平等”,则同他们的资本主义发展较早有关。同样,日本人的“武士道”精神与印度人的“种姓”观念,也都只能到他们自己的社会历史条件中去寻找其根源。所以说,在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只要有产生民族性土壤的差异存在,只要民族的实际生活过程存在不同,那么,各民族道德面貌的差异就不可避免,道德教育所带有的民族印记就不会消失。 (三)民族文化:德育民族性的客观基础 一个民族在其历史进程中,形成了许许多多独特的文化。民族性的重要表现是其独特的民族文化,文化的独特性*能表现民族性。②民族的存在与其文化是不可分的,否认一个民族的文化也就否定了这个民族本身。民族文化反映着该民族成员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理想人格、伦理观念等深层结构的内容。这种深层结构的文化及其所承载着的价值体系,充分地反映着文化的民族性。所谓民族性,实质上就是一定民族与别的民族在文化特质方面的根本区别。 民族危机*根本的是文化危机,从历史上看,一个国家如果失去了思想文化的统一,即失去了文化上的认同,也就失去了共同的精神家园,思想就会出现混乱,社会就会陷入一盘散沙,民族危机随之出现。③贺麟说:“中国近百年来的危机,根本上是一个文化的危机。文化上有失调整,就不能应付新的文化局势。……儒家思想在中国文化生活上失掉了自主权,丧失了新生命,才是中华民族的*大危机。”④当前中华民族文化面临严峻挑战和危机。首先是那种左倾态度或日“革命”态度割断了自己民族文化的命脉。 ……
学校德育的使命:重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作者简介
李太平,男,1963年生,湖北蕲春人,教育学博士,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学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教育学原理和德育原理研究。出版《全球问题与德育》等学术著作三部,主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湖北省地方教材多部;在《教育研究》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获湖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和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刘亚敏(1983-),女,山西晋城人,教育学博士,太原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原理与外语教育政策研究。参与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招标课题、国家社科基金“十一五”规划(教育科学)重点课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重点课题、教育部2005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山西省软科学研究项目等,在《比较教育研究》、《江苏高教》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