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软件 首页 > 图书 > 教材教辅 > 正文 返回 打印

选课走班100问

  2020-10-03 00:00:00  

选课走班100问 本书特色

系统梳理北京十一学校“选课走班”10年经验,提供流程、策略、工具和方法,帮助教师从容应对“新高考”“ 新中考”挑战。

选课走班100问 内容简介

本书用问答的方式,解答了在中学开展“选课走班”的各种疑问。这些解答基于北京市十一学校的成功实践。从2009年开始,北京市十一学校在初、高中六个年级全面开展“选课走班”改革,积累了大量的工具、方法、流程、脚手架。这些经验弥足珍贵,可为各地开展“选课走班”提供参考。本书适合开展“选课走班”的地区作为教师培训用书。也适合中学各科教师和学校管理者参考。

选课走班100问 目录

︱**辑︱ 课程:让每一位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跑道 1. 选课走班,学校该如何设计课程方案? 2. 选课走班,分层课程如何设置? 3. 选课走班,分类课程如何设置? 4. 选课走班后,综合课程有哪些? 5. 选课走班,为什么要有特需课程? 6. 课程种类多了、层级多了,如何更好地落实国家课程标准? 7. 课程多样了,课程内容从哪里来? 8. 课程这么多,该怎么管理呢? 9. 课程很多,学生和老师怎么了解课程? 10. 选课的一般流程是怎样的? 11. 如何使学生选到合适的课程? 12. 选课,是选课程还是选老师? 13. 学生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课程层次吗? 14. 课程种类、层次那么多,怎么保证教学质量呢? 15. 选课走班,开发课程资源时要注意什么? 16. 选课走班后,为什么要推进“基于标准的学习”? 17. 选课走班后,课堂教学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吗? 18. 课程分层、分类,该怎么命题呢? 19. 为什么将每个学期划分为两个大学段和一个小学段? 20. 选课走班后,公共空间怎么还多起来了? ︱第二辑︱ 学生:选择了,就要承担起责任 1. 刚开始选课走班时,学生不会选择怎么办? 2. 教师应如何帮助学生尽快适应选课走班? 3. 选课走班后,学生会面临哪些挑战? 4. 没有固定教室,没有行政班班主任,学生在哪些方面容易出问题? 5. 没有行政班,学生该如何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6. 没有固定班级,学生的归属感从哪里来? 7. 学生处于流动状态,学习质量如何保证? 8. 选课走班后,自主支配的时间多了,学生不会规划怎么办? 9. 走班了,有些学生会感觉没人“管”了,难免放纵自己,该怎么办呢? 10. 走班了,外部压力少了,有些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怎么办? 11. 走班后,学生之间有了更多的交往机会,该怎么帮助学生减少交往中的问题呢? 12. 没有行政班,有的学生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怎么办? 13. 走班制下,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 14. 原来自习课上有老师盯着,现在学生在不同教室里自习,怎么保证自习效果呢? 15. 没有行政班班主任,学生请假、教师发通知等问题怎么解决? 16. 没有行政班,运动会怎么开? 17. 没有了行政班,缴费怎么办? 18. 没有行政班,卫生疾控、学生体检、防疫等怎么办? 19. 原来学生有什么事儿都去找班主任,现在遇到问题该找谁? 20. 学生走班了,学科教室的值日该怎么安排? 21. 学生走班了,还需要设置班干部吗? 22. 没有行政班,评优怎么办? 23. 没有行政班,家长会怎么开? 24. 没有固定教室和座位,学生的个人物品该怎么放? 25. 选课走班后,感觉一下子出现了那么多的“问题学生”,这是怎么回事? 26. 没有行政班班主任,学生违纪该如何处理? 27. 导师和班主任有什么不同? 28. 选课走班后,年级工作重点有什么变化? 29. 选课走班,适合所有学生吗? 30. 选课走班,家长担心或不支持怎么办? ︱第三辑︱ 教师:不育人,无法教书 1. 选课走班给教学带来哪些挑战? 2. 没有行政班班主任可以依靠,遇到教育、教学问题,该怎么办? 3. 课程多了,教师只要把课上好就可以了吗? 4. 学生走班,教师不动,教师该如何全面了解学生? 5. 遇到一些问题比较严重的学生,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6. 教育顾问与班主任有何不同? 7. 选课走班,学生看上去更容易“犯错误”了,教师该怎么办? 8. 没有行政班班主任了,学科教师应如何与学生家长良好互动,以助力学生发展? 9. 学生到不同的教室里走班上课,教师该如何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10. 学生随时处于流动状态,怎样才能“管”好学生的学习? 11. 每天有两三节自习课,有些学生却还完不成作业,教师该如何指导学生做好规划? 12. 过去按行政班收发作业,现在学生处于流动状态,教师该如何收发作业? 13. 课程分层、分类了,年级层面如何评估各个教学班的教学质量? 14. 没有行政班,教师如何进行学情分析? 15. 怎样建设学科教室,能更好地助力学生学习? 16. 选课了,教师如何让自己所教的课程变得更有魅力和价值呢? 17. 可选择的课程很多,学生难免犹豫纠结,教师该如何指导学生选课? 18. 选课走班初期,老师往往为找不到学生而焦虑,这是为什么呢? 19. 学生随时在流动,老师如果需要找学生,怎么才能找到? 20. 学生选课走班了,教师备课、上课有什么变化吗? 21. 课程有数百种,都是怎么开发出来的? 22. 每个学期都开设几百种课程,有这个必要吗? 23. 同一年级同一学科,课程有层、有类,教研组该如何组织教研? 24. 为什么选课走班更能加快教师成长? 25. 在选课走班这场变革中,如何激励教师迎接挑战,不断成长? ︱第四辑︱ 机制:从管理到唤醒和引领 1. 选课走班,学校需要设置新部门吗? 2. 没有行政班,年级工作如何开展? 3. 没有行政班,原来由班主任处理的事务性工作怎么办? 4. 学生的目标引领、生涯规划,由谁来主责? 5. 没有行政班,学生的常规管理怎么办? 6. 自习增多,地点又不固定,如何保证自习秩序? 7. 两周完全由学生自主管理的小学段,该如何组织? 8. 选课走班后,研究性学习该怎么开展? 9. 过去团支部建在班上,现在该如何做? 10. 没有行政班,年级不方便“管”了,怎么办? 11. 没有行政班班主任,年级主任该抓什么? 12. 选课走班,没有行政班班主任,家校怎么实现有效沟通? 13. 选课走班,需要更多的教室和教师,该如何解决? 14. 选课走班,该怎样挖掘和设计学校的空间资源? 15. 学生到学科教室上课,怎样才能更好地建设学科教室? 16. 活动性课程怎样开展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 17. 怎么做才能让学生组织蓬勃地生长起来? 18. 用什么机制和方法来推动学生越来越有想法呢? 19. 选课走班,学生该如何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培养领导力? 20. 小班化了,教学上的挑战为什么反而大了? 21. 选课走班,教学质量评估和绩效评价应该如何做? 22. 选课走班,需要怎样的信息化平台支撑? 23. 实施选课走班,该怎么管控风险? 24. 选课走班后,原有的学校制度还行得通吗? 25. 选课走班后,学校和年级教育、教学研究的重点是什么? 后 记

选课走班100问 节选

1. 选课走班,学校该如何设计课程方案?选课走班后,学生被极大地激发和唤醒,对课程的需求更加多元了。如果学校不能提供相应的课程满足学生需求,选课走班就会变得形式大于内容。“选课走班”,“选课”在前,“走班”在后,学生是因为选择了不同课程,形成了不同的、个性化的课表而走班。因此,如何设计课程方案,以*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对课程的需求,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就显得非常关键。在设计课程方案的过程中,我们主要遵循了以下原则。一、“顶天立地”原则所谓“顶天”,是指学校课程方案的制定,必须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必须满足国家课程方案的基本要求,以学生为本,增加课程的选择性,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所谓“立地”,是指课程方案的制定,要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要从学校的历史和文化中生长出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为学校的育人目标服务。因此,本着这一原则,我们尝试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整合,从学校的育人目标、学科素养、综合实践、特长发展等不同维度对课程进行宏观架构。北京十一学校的前身是中央军委子弟学校,从其诞生的**天起,它就带着共和国之子的红色胎记。这样的特殊身份赋予了学校独特的育人目标,它要求每一位学子都要心怀国家,成为社会栋梁、民族脊梁,做到“志存高远、诚信笃志、思想活跃、言行规范”。而这样的育人目标,无疑需要通过一门门的课程来实现。于是,在课程方案中我们设计了“综合实践课程”,将育人目标的内容分解到“志远课程”“意诚课程”“思方课程”和“行圆课程”,纳入综合实践课程中。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发展方向不同、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不同、兴趣爱好也不同,我们又设置了“分层、分类课程”,以给学生更多选择。考虑到有的学生可能在某个领域里有很强的本领,需要扬长,有的学生在某个学科的学习中可能会有困难,需要补短,于是又设计了“特需课程”。总之,学校在充分学习和研究国家课程标准、国家课程方案的前提下,细致调研了学生的实际需求,本着促进学生发展的宗旨,在专家的帮助下,构建了“分层、分类、综合、特需”的课程框架。二、“选择性”原则从固定的行政班变为选课走班,表面看是教学组织形式的变化,实质是价值观的转变。“创造适合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教育”是我们的价值追求。但是我们也知道,学生千差万别,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世界,他们的学习基础不同、学习能力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发展方向也不同。如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如何*大限度地激发和唤醒他们,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更好地发展,需要丰富多样的课程支撑。因此,我们的课程方案,应该增加选择性,应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让有不同兴趣、不同能力、不同志向的学生都能选到适合自己的课程。拥有选择性是课程成熟的标志。本着这样的原则,十一学校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这些数理学科构建了分层课程;在语文、英语、历史、地理、政治这些语言和人文社科领域构建了分类课程,还设计了游学、综合实践、高端项目研究等综合类课程;还有满足特殊个体特殊需求的特需课程,如特种体育、援助课程等。目标就是让不同类型的孩子和他们适合的课程连接起来,在个性化的课程选择中成就自己的个性、实现更好的发展。三、“发展性”原则我们将课程定位于为人的发展、人格的塑造、全面素养的提升和适应未来社会做准备。选课走班后,学生在一次次的选择中,不断问自己:“我需要什么?我适合什么?”借此,学生渐渐地发现了自己的兴趣和潜能,逐渐发现和唤醒自己。通过选择,学生会逐渐找到目标和方向,从而拥有自我发展、自我成长的内动力。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我们对课程的理解不能只局限在课堂,学生的社团活动、游学、职业考察、行为规范乃至日常生活都可能成为课程。只有这样看待课程,我们才能更系统地设计课程方案,让我们的育人目标得到落实,使学生得到更多样的体验、得到更好的发展。在十一学校的《课程手册》中,不仅可以看到“志远”“意诚”“思方”“行圆”这四类综合实践课程,还有“名家大师进校园”“名师讲堂”“名生讲堂”“学长有约”“外国文化日”“社会实践”“入学教育”等,目标就是让学生意识到课堂之外的这些综合实践,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可以更全面地促进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选课走班100问 作者简介

王春易,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入选国家“万人计划”,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北京十一学校副校长,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学习与教学研究中心主任。主持的“聚焦学生的学习:教学方式转变的动力机制研究”,获2018年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著有《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教育》等。

选课走班100问

http://book.00-edu.com/tushu/jcjf/2020-10-06/2846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