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实验教程 目录
实验1 概率原理 实验2 卡平方测验 实验3 果蝇的牛活史及遗传性状观察 实验4 果蝇的单因子杂交 实验5 果蝇两对基因的自由组合 实验6 果蝇的三点测交与遗传作图 实验7 粗糙链孢霉的分离和交换 实验8 果蝇的伴性遗传 实验9 果蝇数量性状实验 实验10 多基因遗传的人类指纹嵴分析 实验11 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分析 实验12 数量性状遗传的统计分析与估算 实验13 摇蚊多线染色体的斑带和疏松区 实验14 果蝇唾腺染色体标本制备和染色体特征观察 实验15 细胞减数分裂 实验16 植物多倍体的诱发与鉴定 实验17 植物染色体分带技术 实验18 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与染色体标本制备 实验19 人类染色体分带技术 实验20 人类染色体组型分析 实验21 姐妹染色单体色差分析 实验22 人体细胞性染色质的检测 实验23 水稻花药培养诱导单倍体植株 实验24 原生质体的分离和培养 实验25 植物体细胞杂交 实验26 微核检测技术 实验27 染色体隐性突变的检测 实验28 细菌诱变 实验29 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定点突变 实验30 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定点突变片段的亚克隆 实验31 绿色荧光蛋白(GFP)突变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与检测 实验32 细菌转导 实验33 植物基因转化 实验34 显微注射法制备转基因小鼠 实验35 大肠杆菌质粒DNA的转化 实验36 质粒DNA的提取与电泳检测 实验37 DNA的限制性内切酶酶切 实验38 PCR扩增基因片段 实验39 动物基因组总DNA的分离 实验40 CTAB法分离植物细胞总DNA 实验41 CTAB法分离微量植物细胞总DNA 实验42 SDS法分离植物细胞总DNA 实验43 植物细胞线粒体DNA的提取 实验44 植物细胞叶绿体DNA的分离纯化 实验45 植物细胞总RNA的提取 实验46 DNA探针的非同位素标记 实验47 DNA的Southern印迹技术 实验48 探针与尼龙膜上DNA的Southern杂交 实验49 人类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实验50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 实验51 植物叶片PCR 实验52 cDNA文库的构建 附录1实验室常用溶液的配制 Ⅰ 常用酸溶液的简便配制 Ⅱ 常用碱溶液的简便配制 Ⅲ 常用盐溶液的配制方法 Ⅳ 常用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标准参照物 Ⅴ 化学试剂的级别与用途 附录2 细菌培养基的配制 附录3 粗糙链孢霉培养基的配制 附录4 几种常用的植物组织培养基配方 附录5 常用染色液和试剂的配制 Ⅰ 常用染色液的配制 Ⅱ 实验室常用试剂的配制 Ⅲ 组织和细胞培养常用溶液的配制 附录6 常用缓冲溶液的配制方法 附录7 X平方分布的上侧临界值表
遗传学实验教程 节选
bsp;前言
1866年,孟德尔发表了《植物杂交的试验》的论文,1900年,德·弗里斯、科伦斯和切尔
马克3位科学家证明了孟德尔的遗传学基本定律,为遗传学的确立与发展奠定了基础,从此
遗传学得到了公认和广泛应用,并极大地推动了遗传学和育种学的发展。20世纪初,由于
分子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等学科的发展与渗透,遗传学利用了这些交叉学科进行实验与研
究,促进了遗传学的又一次大飞跃,至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此
后以分子遗传学为中心的现代遗传学得到了空前发展,同时带动了整个生物学的迅猛发展。
1997年2月,由英国科学家伊恩·威尔穆特培育成功的世界上**只克隆羊“多利”诞生。
进入2l世纪,由美、英、日、德、法、中等6国科学家共同完成了当代生命科学。一项伟大的科
学工程——人类基因组计划,这些划时代的科研成果,标志着遗传学进入了又一个崭新的发
展时期。
我们在回顾遗传学的整个发展史中可以看到,遗传学既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又是一
门发展迅猛的前沿学科,遗传学的高速发展离不开大量的实验设计与研究。遗传学实验是
遗传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我们大多使用的遗传学实验教材,都是20世纪80年代
出版的教材,我们觉得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开放式、研究性实验教学的需要。为了使遗传学实
验教学这一古老而又飞速发展的基础学科,在实验内容上做到更加丰富多彩,与时俱进,更
加适应广大教师和学生的需求,我们根据多年来在遗传学实验教学中积累的经验和实验素
材,参考国内外的有关文献资料,编写成《遗传学实验教程》一书,目的是让学生能更方便地
掌握更多遗传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为生命科学研究打下坚实和广泛的基础。
本实验教材共有52个实验,除了精选的遗传学经典实验外,还增加了较大篇幅的细胞
遗传学、微生物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等综合性的遗传学实验,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尽量做到内
容精练、方法成熟、知识丰富、涵盖面广,使实验的操作更加便捷,更适应教师和学生对实验
内容的选择。 .
本实验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得到“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基
金”、“2005年国家教育部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山大学实验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中山
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材改革项目”和“中山大学博学工程二期教改项目”的资助,在此表示
感谢!
在编写本教材中,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可能存在不少问题和错误,我们真诚地欢迎
广大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编 者
2007年7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