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软件 首页 > 图书 > 教材教辅 > 正文 返回 打印

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第六版)

  2020-09-26 00:00:00  

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第六版) 本书特色

    本书在前几版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的修订与更新,系统介绍了计算机网络各方面的知识,全面翔实地讲解网络底层细节,并增加了*新的网络应用与技术。全书共分为五大部分,讲解了网络基础知识与因特网应用,数据传输技术,分组交换及网络技术,网际互连协议,以及其他网络概念与技术;并提供了可深入阅读的相关资料。本书内容涵盖广泛,例题丰富,注重实践,并提供了大量的练习题和丰富的网络资源,兼顾到教师和学生的双重需求。

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第六版) 内容简介

内容涵盖面宽, 组织结构逻辑性强, 概念解释清晰透彻, 阐述简练易懂

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第六版) 目录

**部分  网络与因特网应用导论
第1章  导论和概述
1.1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
1.2  联网为何显得复杂
1.3  网络的五个关键方面
1.3.1  网络应用和网络编程
1.3.2  数据通信
1.3.3  分组交换和联网技术
1.3.4  用tcp/ip实现网络互联
1.3.5  其他的网络概念和技术
1.4  因特网的公网和专网
1.4.1  公网
1.4.2  专网
1.5  网络、 互操作性和标准
1.6  协议组和分层模型
1.7  数据如何通过各层
1.8  头部和各层
1.9  iso与osi七层参考模型
1.10  本书内容简介
1.11  本章小结
习题
第2章  因特网的发展趋势
2.1  引言
2.2  资源共享
2.3  因特网的成长
2.4  从资源共享到通信
2.5  从文本到多媒体
2.6  目前发展趋势
2.7  从个人计算机到云计算
2.8  本章小结
习题
第3章  因特网应用与网络编程
3.1  引言
3.2  两个基本的因特网通信模式
3.2.1  因特网中的流传送
3.2.2  因特网中的报文传送
3.3  面向连接的通信
3.4  客户服务器交互模式
3.5  客户和服务器的特征
3.6  服务器程序和服务器类计算机
3.7  请求、 响应和数据流方向
3.8  多客户与多服务器
3.9  服务器识别与分用
3.10  并发服务器
3.11  服务器间的循环依赖
3.12  p2p交互
3.13  网络编程与套接字api
3.14  套接字、 描述符和网络i/o
3.15  参数与套接字api
3.16  客户和服务器中的套接字
调用
3.17  客户和服务器共用的套接
字过程
3.17.1  socket函数
3.17.2  send函数
3.17.3  recv函数
3.17.4  用socket的读/写操作
3.17.5  close函数
3.18  仅供客户使用的connect
函数
3.19  仅供服务器使用的套接字
函数
3.19.1  bind函数
3.19.2  listen函数
3.19.3  accept函数
3.20  采用报文模式的套接字函数
3.20.1  sendto和 sendmsg函数
3.20.2  recvfrom和recvmsg函数
3.21  其他套接字函数
3.22  套接字、 线程和继承性
3.23  本章小结
习题
第4章  传统的因特网应用
4.1  引言
4.2  应用层协议
4.3  表示与传输
4.4  web协议
4.5  html的文档表示
4.6  统一资源定位符和超链接
4.7  用http传输web文档
4.8  浏览器中的缓存
4.9  浏览器结构
4.10  文件传送协议
4.11  ftp通信模式
4.12  电子邮件
4.13  简单邮件传送协议
4.14  isp、 邮件服务器和邮件访问
4.15  邮件访问协议(pop, imap)
4.16  电子邮件表示标准(rfc2822, 
mime)
4.17  域名系统
4.18  服务器开头的域名
4.19  dns层次结构和服务器模型
4.20  域名解析
4.21  dns服务器中的缓存处理
4.22  dns记录项的类型
4.23  别名和cname资源记录
4.24  缩写与dns
4.25  国际化域名
4.26  可扩展表示(xml)
4.27  本章小结
习题
第二部分  数据通信
第5章  数据通信概述
5.1  引言
5.2  数据通信的本质
5.3  数据通信的动机与范围
5.4  通信系统的构成
5.5  通信系统的各子课题
5.6  本章小结
习题
第6章  信息源和信号
6.1  引言
6.2  信息源
6.3  模拟与数字信号
6.4  周期信号与非周期信号
6.5  正弦波与信号特征
6.6  复合信号
6.7  复合信号和正弦函数的重要性
6.8  时域与频域表示法
6.9  模拟信号的带宽
6.10  数字信号与信号电平
6.11  波特率与比特率
6.12  数字模拟信号转换
6.13  数字信号的带宽
6.14  信号的同步与协调
6.15  线路编码
6.16  曼彻斯特编码
6.17  模拟数字信号转换
6.18  奈奎斯特定理与采样率
6.19  奈奎斯特定理与电话系统
传输
6.20  非线性编码
6.21  编码与数据压缩
6.22  本章小结
习题
第7章  传输介质
7.1  引言
7.2  导向传输与非导向传输
7.3  按能量形式分类
7.4  背景辐射和电气噪声
7.5  双绞线
7.6  屏蔽: 同轴电缆和屏蔽双绞线
7.7  双绞线分类
7.8  使用光能的介质及光纤
7.9  光纤类型及光传输
7.10  光纤与铜导线的比较
7.11   红外通信技术
7.12  点对点激光通信
7.13  电磁波(无线电)通信
7.14  信号传播
7.15  卫星类型
7.16  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
7.17  geo对地球的覆盖
7.18  低地球轨道卫星与集群
7.19  介质类型间的权衡
7.20  对传输介质的度量
7.21  噪声对通信的影响
7.22  信道容量的意义
7.23  本章小结
习题
第8章  可靠性与信道编码
8.1  引言
8.2  传输差错的三个主要来源
8.3  传输差错对数据的影响
8.4  处理信道差错的两种策略
8.5  分组码和卷积码
8.6  分组码举例: 单奇偶校验
8.7  分组码数学与(n, k)表示
8.8  汉明距离: 编码强度的测量
8.9  码簿中码字之间的汉明距离
8.10  差错检测与代价之间的权衡
8.11  纵横奇偶校验的纠错
8.12  用于因特网的16位校验和
8.13  循环冗余校验码(crc)
8.14  crc的硬件高效实现
8.15  自动重传请求(arq)机制
8.16  本章小结
习题
第9章  传输模式
9.1  引言
9.2  传输模式分类
9.3  并行传输
9.4  串行传输
9.5  传输顺序: 比特与字节
9.6  串行传输的定时
9.7  异步传输
9.8  rs232异步字符传输
9.9  同步传输
9.10  字节、 块和帧
9.11  等时传输
9.12  单工、 半双工与全双工传输
9.13  dce和dte设备
9.14  本章小结
习题
第10章  调制与调制解调器
10.1  引言
10.2  载波、 频率和传播
10.3  模拟调制方案
10.4  振幅调制
10.5  频率调制
10.6  相位调制
10.7  调幅与香农定理
10.8  调制、 数字输入和键控
10.9  相移键控
10.10  相移与星座图
10.11  正交调幅
10.12  调制与解调硬件
10.13  光纤和射频调制解调器
10.14  拨号调制解调器
10.15  应用于拨号的qam
10.16  v.32与v.32bis拨号
modem
10.17  本章小结
习题
第11章  复用与解复用
11.1  引言
11.2  复用的概念
11.3  复用的基本类型
11.4  频分复用
11.5  每个信道使用一个频率范围
11.6  分级fdm
11.7  波分复用
11.8  时分复用
11.9  同步tdm
11.10  电话系统中tdm的成帧
技术
11.11  分级tdm
11.12  同步tdm的问题: 空闲
时隙
11.13  统计tdm
11.14  逆复用
11.15  码分复用
11.16  本章小结
习题
第12章  接入与互连技术
12.1  引言
12.2  因特网接入技术: 上行与
下行
12.3  窄带与宽带接入技术
12.3.1  窄带技术
12.3.2  宽带技术
12.4  本地环路及isdn
12.5  数字用户线技术
12.6  本地环路特征及适配
12.7  adsl的数据速率
12.8  adsl安装和分离器
12.9  电缆调制解调器技术
12.10  电缆调制解调器的速率
12.11  电缆调制解调器安装
12.12  光纤同轴电缆混合使用
12.13  采用光纤的接入技术
12.14  头尾端调制解调器技术
12.15  无线接入技术
12.16  因特网核心的高容量连接
12.17  电路终端dsu/csu及niu
12.18  数字电路的电话标准
12.19  ds术语及数据速率
12.20  *高容量电路(sts标准)
12.21  光载波标准
12.22  c后缀
12.23  同步光网络
12.24  本章小结
习题
第三部分  分组交换与网络技术
第13章  局域网: 分组、 帧和拓扑
13.1  引言
13.2  电路交换
13.3  分组交换
13.4  局域和广域分组网络
13.5  分组标识及其格式标准
13.6  ieee 802模型与标准
13.7  点对点与多址接入网络
13.8  lan拓扑
13.8.1  总线拓扑
13.8.2  环形拓扑
13.8.3  网状拓扑
13.8.4  星形拓扑
13.8.5  多种拓扑可用的理由
13.9  分组标识、 解复用、 mac
地址
13.10  单播、 广播和多播地址
13.11  广播、 多播和高效的多点
传递
13.12  帧与成帧
13.13  字节插入与位插入
13.14  本章小结
习题
第14章  ieee mac子层
14.1  引言
14.2  共享访问机制的分类
14.3  静态与动态信道分配
14.4  信道分配协议
14.4.1  fdma
14.4.2  tdma
14.4.3  cdma
14.5  受控接入协议
14.5.1  轮询
14.5.2  预约
1

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第六版) 作者简介

    Douglas E. Comer博士是TCP/IP协议和因特网的国际公认专家。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形成因特网以来,他就一直致力于因特网的研究工作,他也是负责指导因特网开发的因特网结构委员会(IAB)的成员,还是CSNET技术委员会的主席和CSNET执行委员会的成员。 Comer博士是普度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的教授,他主要教授计算机网络、因特网和操作系统的课程,并进行相关的研究。除了撰写一系列畅销的技术书籍之外,他还是Software-Practice and Experience杂志的北美地区编辑。

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第六版)

http://book.00-edu.com/tushu/jcjf/2020-10-03/2806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