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行霈《中国文学史》考研核心试题 内容简介
《学府考研·学府考研专业课经典教材系列:袁行霈考研核心试题》根据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3版)编写。各章包含复习建议、真题淘金、好题精做、参考答案四部分。复习建议,对本章节知识考点进行总结,指导复习。真题淘金,精选名校考研真题,按照朝代分类编排。好题精做,精选模拟试题,巩固练习。每道题均附有答案和思路点拨,帮助考生快速提高成绩。重点难点部分附赠视频讲解,扫一扫二维码,便可直接观看。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考研核心试题 目录
**章先秦文学
复习提示
真题淘金
好题精做
参考答案
第二章秦汉文学
复习提示
真题淘金
好题精做
参考答案
第三章魏晋南北朝文学
复习提示
真题淘金
好题精做
参考答案
第四章隋唐五代文学
复习提示
真题淘金
好题精做
参考答案
第五章宋代文学
复习提示
真题淘金
好题精做
参考答案
第六章元代文
复习提示
真题淘金
好题精做
参考答案第七章明代文
复习提示
真题淘金
好题精做
参考答案第八章清代文
复习提示
真题淘金
好题精做
参考答案第九章近代文
复习提示
真题淘金
好题精做
参考答案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考研核心试题 节选
《学府考研·学府考研专业课经典教材系列:袁行霈考研核心试题》: 1.【答案】中国古代丰富多彩的神话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源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民族精神的形成及其特征。 (1)中国古代神话体现了深重的忧患意识。比如在“女娲补天”“鲧禹治水”等神话中,神性主人公们都能正视现实的灾难,并通过锲而不舍的辛勤劳作和斗争战胜自然灾难。这反映了先民对现实苦难的深刻体验。 (2)中国古代神话具有明确的厚生爱民意识。如南方之神炎帝,《淮南子·修务训》记他采药为民治病,“一日而遇七十毒”。此外,《山海经》中“不死之国”“小死之药”的传说,也说明了中国神话对生命的珍视。古代神话还表现了自然和人之问的亲和关系。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厚生意识。 (3)中国古代神话体现了先民们的反抗精神。如刑天,即使断首也要对着天帝大舞干戚,这种顽强的抗争精神十分壮烈,他所象征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悲剧性格,对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抗争精神有着重大影响。 【名师点拨】从三个方面:忧患意识、厚生爱民意识、反抗精神来回答。牢记相关神话。 2.【答案】《毛诗序》能提出“发乎情,止乎礼义”的诗学准则,既符合了封建统治的政治标准,也把握住了诗歌的本质,可以说它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与正确性的。但如果把“发乎情,正乎礼义”此一准则放到当下的文化语境去予以探讨,其理论缺陷亦是明显的。 (1)它过于看重文学、艺术的社会教化功能。在这里,它已不是单纯地以“文以载道”对诗歌提出要求,而是以达到维护封建统治,匡正民风世俗,“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的政治目的而对诗歌作出规限,把文艺与政治直接对接起来,带有浓厚的现实功利性。虽然它承认诗歌也应“吟咏情性”,但这“情性”也只不过作为“以风其上”的帮扶政治上层的工具而存在着。这一理论否定了文学除了具有功利性以外,还具有不容忽视的无功利性。诗人去写一咏叹自然的诗,并不一定要带有某种“正得失,动天地”的现实目的,而可以仅是为获取某种纯粹、独立的审美体验。它*大的缺陷在于没有看到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而只把文学看做一般意识形态,甚至只是一件为现实政治的宣教任务服务的附属品。 (2)“止乎礼义”强调“志”比“情”重要,也就是强调了经封建道德规范的情感比未经规范的性情地位要高,强调了诗歌的理性思维要比感性情感的生发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这样看来,它轻视了感性形象在文学中的地位,而只是简单地把作品中的思想等同于理性观念,存在着在封建道德范围内将诗歌作为抽象理性概念的载体或传声筒看待的倾向。别林斯基所说的“在真正诗的作品里,思想不是以教条方式表现出来的抽象概念”可以看做是回击此一错误倾向的*有力的论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