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软件 首页 > 图书 > 经济管理类图书 > 正文 返回 打印

开放银行:服务无界与未来银行

  2020-06-11 00:00:00  

开放银行:服务无界与未来银行 本书特色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商业银行长期依靠制度红利形成的利差竞争优势逐渐弱化,开放银行的兴起为商业银行转型提供了新机遇。 伴随现代银行业的发展,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代表的金融科技底层技术,深刻影响着银行的内部架构与外部环境。从技术和业务两个层面出发,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始关注战略与细节层面的开放合作问题。同时,“开放银行”不仅仅是一项具体的技术或业务解决方案,而是金融科技时代银行业战略转型的重要方向。 《开放银行:服务无界与未来银行》一书紧跟开放银行发展潮流,透彻分析当今开放式银行主流模式,并就金融科技底层技术对开放银行的影响进行详细的分析及阐述。书中适当融入开放银行国内外全新典型案例,并结合当前法律法规及监管政策,逐一分析开放银行对金融业态的影响及对未来发展前景的影响,为银行、金融科技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丰富的理论知识及实践案例。

开放银行:服务无界与未来银行 内容简介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商业银行长期依靠制度红利形成的利差竞争优势逐渐弱化,开放银行的兴起为商业银行转型提供了新机遇。伴随现代银行业的发展,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代表的金融科技底层技术,深刻影响着银行的内部架构与外部环境。从技术和业务两个层面出发,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始关注战略与细节层面的开放合作问题。同时,“开放银行”不仅仅是一项具体的技术或业务解决方案,而是金融科技时代银行业战略转型的重要方向。《开放银行:服务无界与未来银行》一书紧跟开放银行发展潮流,透彻分析当今开放式银行主流模式,并就金融科技底层技术对开放银行的影响进行详细的分析及阐述。书中适当融入开放银行靠前外当前典型案例,并结合当前法律法规及监管政策,逐一分析开放银行对金融业态的影响及对未来发展前景的影响,为银行、金融科技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丰富的理论知识及实践案例。

开放银行:服务无界与未来银行 目录

序丨周延礼 前言 **章 商业银行的“本我”与“自我”1 银行的 “本我”:银行服务3 基本的银行服务3 银行服务的变与不变6 银行的“自我”:银行的发展阶段8 银行1.0:网点银行阶段8 银行2.0:自助银行阶段10 银行3.0:基于互联网的银行服务16 银行4.0:银行即服务20 银行的“自我”还是“本我”?22 第二章 开放银行:银行成为平台27 开放银行:概念、架构与冲击29 开放银行的提出与驱动因素29 开放银行的设计与架构36 开放银行带来的冲击52 开放银行的关键技术——API58 开放银行潜在风险66 开放银行带来银行业的深刻变革70 加剧银行业竞争73 盈利模式需要调整,内外部转型压力增加73 平台化模式发展75 开放银行对银行生态圈的影响82 银行、消费者与第三方提供商的三方共赢83 降低机构内部成本,提高内部管理效率86 提高金融监管效率,维护金融业稳定88 促进银行规模化发展89 增强金融市场的有效性90 金融科技与开放银行相得益彰92 开放银行:大数据积累的新途径95 分布式技术的开放银行应用101 人工智能技术的开放银行应用103 物联网在开放银行中的应用106 开放银行不是银行108 开放银行与开放API109 开放银行与直销银行、数字银行等的区别110 第三章 开放银行实践113 国内外开放银行实践115 国外开放银行举措115 国内开放银行实践118 全球开放银行发展趋势120 自建开放银行平台122 西班牙对外银行全面布局开放银行业务123 美国花旗银行API开放127 英国巴克莱银行开放的API129 德国德意志银行创新实验室和API项目131 新加坡星展银行推出API开放平台133 第三方开放银行平台134 英国斯塔林银行开放API135 德国Fidor银行设计API前沿数据平台136 英国Monzo银行通过API访问创建新的服务141 美国Yodlee公司持续为大型银行提供数字化技术和服务142 德国Solaris银行的B2B2C模式144 第四章 开放银行数据保护溯源与数据所有权之争147 开放银行前传:数据保护溯源150 欧盟数据保护的溯源与思路150 金融数据开放的潜在困难160 数据所有权之争:谁是下一个“开放银行”162 数据保护的逻辑之辩162 数据保护与数据流通自由166 谁是下一个“开放银行”?170 第五章 未来银行:银行开放与服务无界173 开放银行与银行服务无界175 银行在4.0时代的重新定位175 以开放银行为契机的银行开放180 银行开放背后的技术进步182 银行开放背后的科技182 银行需要做什么?184 银行服务的完整性与未来银行187 银行服务的完整性187 未来银行189 技术为本,体验制胜194 参考文献/197

开放银行:服务无界与未来银行 相关资料

《开放银行:服务无界与未来银行》一书厘清了国内外开放银行理论与实践路径,就金融科技底层技术对开放银行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及阐述,并结合*法律法规及监管政策研究,分析了开放银行对金融业态的影响,兼具研究性和普及性,对开放银行在我国的发展和推广研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和借鉴价值。 周延礼 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原保监会副主席、党委副书记 开放银行是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新阶段,背后意味着新技术、新模式对商业银行组织架构、业务和机理的重构。究其根本,都是利用各项领先的信息科技,实现银行效率、效益、效果的全面改进和提升。《开放银行:服务无界与未来银行》一书围绕开放银行变革的理论内涵、实践比较与考察、监管挑战与前景展望,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兼具专业学术价值与良好的阅读体验,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杨涛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 以数据共享为本质的“开放银行”源于英国,兴于西方,备受全社会关注。“开放银行”是一种技术,是一个平台,更是一种理念。中国银行业资产规模全球*,如何学习借鉴“开放银行”思维,更好地提升服务、加快转型,是挑战更是机遇。在这个过程中,《开放银行:服务无界与未来银行》一书值得认真研读,这是一本我乐于推荐的好书。 董希淼 新网银行首席研究员,中国银行业协会行业发展研究委员会副主任 开放银行不是一种银行类型,而是银行数字化转型的能力。《开放银行:服务无界与未来银行》一书深入、全面地描述了开放银行,尤其是对银行4.0分析比较透彻,不仅提供了有关开放银行的全新信息,还提出了许多引人深思的话题。 孙中东 波士顿咨询资深顾问 开放银行不仅是金融科技时代银行业战略转型的重要方向,也为数字化困境提供了破题思路。开启《开放银行:服务无界与未来银行》一书,洞悉未来。 杜宁 第四范式合伙人、执行副总裁

开放银行:服务无界与未来银行 作者简介

刘勇
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院长、国培机构董事长、中国互联网金融三十人论坛(CIF30)秘书长、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互联网分会委员兼副秘书长、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统计分析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创业教育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MBA企业导师、北京国家会计学院研究生导师。先后主持多项金融科技与互联网金融专项课题研究工作:《北京市促进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18—2022年)》《海淀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金融科技创新中心五年发展规划》《小微企业融资环境评价报告》《中关村金融科技行业发展研究报告》《北京市知识产权投融资体系建设研究》等。编著有《智能投顾》《保险科技》《区块链:重塑经济与世界》《互联网金融》《平台制胜》《中国小微金融与互联网金融竞争力评价报告》以及“互联网金融职业能力”系列丛书等专业图书,被中信出版集团评为2016年度最佳作者,《互联网金融》荣获第二届金融图书“金羊奖”。
李达刘勇 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院长、国培机构董事长、中国互联网金融三十人论坛(CIF30)秘书长、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互联网分会委员兼副秘书长、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统计分析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创业教育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MBA企业导师、北京国家会计学院研究生导师。先后主持多项金融科技与互联网金融专项课题研究工作:《北京市促进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18—2022年)》《海淀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金融科技创新中心五年发展规划》《小微企业融资环境评价报告》《中关村金融科技行业发展研究报告》《北京市知识产权投融资体系建设研究》等。编著有《智能投顾》《保险科技》《区块链:重塑经济与世界》《互联网金融》《平台制胜》《中国小微金融与互联网金融竞争力评价报告》以及“互联网金融职业能力”系列丛书等专业图书,被中信出版集团评为2016年度最佳作者,《互联网金融》荣获第二届金融图书“金羊奖”。 李达 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博士后。曾任某知名券商宏观分析师,后从事量化对冲基金、一级市场股权投资以及智能制造、分布式账本技术以及供应链金融等相关研究。曾负责《中关村金融科技行业研究报告》《国内外重点地区金融科技发展研究报告》《金融科技行业投融资研究报告》等课题研究,参与撰写《金融科技研究与评估2018: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金融科技指数》中“区块链发展的动态和趋势”和“区块链在汇丰银行中的应用”两章,发表《金融监管的英美经验》等金融科技方向文章,具备较强的金融科技研究能力及项目管理经验。

开放银行:服务无界与未来银行

http://book.00-edu.com/tushu/3/2020-06-13/2493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