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的技术溢出:理论及其对中国的实证研究 内容简介
促进技术进步的全球R&D支出和创新活动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发达国家,但是技术进步并不局限于这些发达国家内部。因此,国际技术溢出问题就成为理论界的一个研究热点。本书主要分析了以下几个问题:国际贸易技术溢出的机理如何?中国是否从国际贸易中获得了技术溢出?中国怎样从国际贸易技术溢出中获得更大的收益?
本书的创新
首次运用国际R&D溢出回归方法研究了中国工业行业的国际贸易技术溢出问题。
从吸收能力的角度,分析了国际贸易技术溢出的门槛效应,发现出口的正门槛效应和进口的负门槛效应同时并存。
运用DEA方法,分析了国际贸易的技术溢出对行业的生产率增长的影响。
运用VECM模型,检验了中国国际贸易和技术进步的长短期因果关系。
国际贸易的技术溢出:理论及其对中国的实证研究 目录
**章 概述
**节 引言
第二节 研究对象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分析框架
第四节 国际贸易技术溢出理论和实证综述
第五节 小结
第二章 国际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的形成机制
**节 引言
第二节 基本模型
第三节 自给自足均衡
第四节 国际贸易均衡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国际贸易技术溢出的实证检验——基于VECM的长短期因果关系检验
**节 引言
第二节 国际贸易和技术溢出的相关文献
第三节 数据处理和单位根检验
第四节 协整检验
第五节 因果关系检验
第六节 小结
第四章 国际贸易、R&D溢出和生产率增长
**节 引言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计量模型、测算方法和数据
第四节 实证分析
第五节 小结
第五章 国际贸易、技术进步和中国工业行业的生产率增长
**节 引言
第二节 文献回顾
第三节 计量模型、数据处理和计算方法
第四节 实证分析
第五节 小结
第六章 国际贸易技术溢出的门槛效应检验——基于中国各地区面板数据的分析
**节 引言
第二节 计量模型及方法
第三节 全要素生产率的计算
第四节 计量回归结果
第五节 小结
第七章 吸收能力、技术溢出及其政策含义
**节 引言
第二节 吸收能力和区域创新系统
第三节 吸收能力和技术知识转移
第四节 小结
附录A 第二章证明
附录8 本书所用的主要贸易数据
参考文献
后记
国际贸易的技术溢出:理论及其对中国的实证研究 节选
**章 概述
第四节 国际贸易技术溢出理论和实证综述
(一)国际技术溢出的基本机制
国际技术溢出的基本机制有两种(Rivera-Batiz and Romer,1991):积极的溢出(active spiIlovers),即对外国技术知识的直接学习;被动的溢出(passive spillovers),即使用外国发明的高级中间品。前者意味着一个系统化的技术,如某工艺不仅被首先发现的领导者公司所知晓,也被其他的跟随者公司所熟悉,这样的学习过程需要技术溢出的正外部性,因为跟随者熟悉这项技术的成本比领导者发明这项技术的成本要低。新发明被假定随着国内可利用的技术知识量的增加而增加,因此随着国内知识量的增加,国际技术知识的溢出提升了国内发明活动的数量,对外国技术知识的直接学习被称为积极的溢出。外国技术也能够通过中间产品扩散。假如外国的技术体现在中间品当中,国内对中间品的使用也就能够获得这种技术。一般来说,由于购买中间品的成本要低于发明它的成本,对国外中间品的购买就意味着利益的增加,这就是所谓的被动的技术溢出。
Mohnen(2001)认为,国际技术溢出可以通过六个渠道实现:①各种商品(*终产品、中间产品、资本品,尤其是信息技术产品)的国际贸易;②外国直接投资(FDI),尤其是那些涉及新员工培训和对新产品与管理技术的吸收的FDI;③科学家、工程师和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的移民,或者他们参加研讨会、加入实验室等;④技术和科技杂志的出版以及通过专利而揭示的发明、专利转让等;⑤国际跨国合作或者跨国并购等;⑥外国技术的购买,即对版权和商标、特许权、专利、咨询服务的购买以及国外R&D的资助等。技术溢出和技术扩散的渠道是一样的,只不过技术溢出的发生不需要面对面的柜台交易,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控的。这些渠道都能看做技术溢出的媒介,中间投入和资本品的国际流动对技术溢出的影响可能比*终产品的国际流动性更强。因为前者不仅使**个购买者受益,而且通过后向联系将这种受益面扩散,但后者只是使*终消费者受益。这些渠道也能够转移个人的技术知识,尤其是通过科学家和工程师的移民、国际研究合作和外国技术购买等渠道。在Mohnen所列举的六个技术溢出的渠道中,国际贸易和外国直接投资这两个渠道是被研究得*为深入的。
……
国际贸易的技术溢出:理论及其对中国的实证研究 作者简介
李小平,2006年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国际经济学系副主任,硕±研究生导师。
自2004年以来,以第一作者或独著方式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世界经济》、《统计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财贸经济》、《经济学季刊》等权威刊物上发表过多篇文章,同时还是《经济研究》、《世界经济》、《经济学季刊》、《系统工程学报》等刊物的匿名审稿人。主持过霍英东教育基金优选资助项目和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获得过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贸易理论、技术经济学、经济增长理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