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系统工程 内容简介
管理系统工程是以企业管理系统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组织管理技术,是一门以系统科学、运筹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为主体的综合交叉性课程。其基本思想是坚持整体观念、统筹兼顾,运用有关优化分析方法,实现管理系统整体功能的提高。
全书结构由4部分组成:①管理系统工程的基本理论;②管理系统工程的基本工作;③提高系统性能的基本要点;④管理系统工程教学软件包。本教材的编写特色是以“组织管理技术”为主线,以“立足国情”为基点,以“大道至简”为方略。
本教材可用于经济管理专业和理工科管理工程专业本科教学,也可用于各级领导干部培训。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具体对象和学时要求,选择相关内容。
管理系统工程 目录
第1章 系统理论概述
1.1 系统的概念
1.1.1 系统思想
1_1.2 系统概念与特性
1.2 系统理论简介
1.2.1 一般系统论
1.2.2 控制论
1.2.3 信息论
1.2.4 耗散结构理论
1.2.5 协同学理论
1.2.6 突变理论
1.3 管理系统工程概述
1.3.1 系统工程与管理系统工程
1.3.2 系统工程方法论
1.3.3 系统工程方法的展望:大成智慧学
◇关键术语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2章 管理系统分析
2.1 基本工作原则
2.1.1 整体优化原则
2.1.2 协调有序原则
2.1.3 动态平衡原则
2.1.4 与时俱进原则
2.2 基本工作思路
2.2.1 规范化-灵活化研究
2.2.2 程序化-耦合化研究
2.2.3 模型化-集成化研究
2.2.4 *优化-满意化研究
2.3 基本工作内容
2.3.1 目标分析科学化
2.3.2 过程分析图形化
2.3.3 效果分析运筹化
◇关键术语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3章 管理系统结构
3.1 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3.1.1 系统的结构
3.1.2 系统的功能
3.1.3 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3.2 结构分析方法
3.2.1 相关数分析法
3.2.2 总体结构等级分析法
3.2.3 系统调整与发展分析方法
3.3 企业结构进化
3.3.1 企业结构进化的历程
3.3.2 企业知识管理结构
3.3.3 企业有机生物结构
◇关键术语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4章 管理系统环境
4.1 不确定性管理
4.1.1 基本概念
4.1.2 基本方法
4.2 机遇与风险分析
4.2.1 机遇管理
4.2.2 风险管理
4.2.3 双链互动
4.3 随机决策方法
4.3.1 *大期望收益值标准
4.3.2 *小期望损失值标准
4.3.3 敏感性分析与转换概率的确定
4.3.4 五·七矩阵
◇关键术语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5章 管理系统控制
5.1 优化控制
……
第6章 管理系统评价
第7章 管理系统平话
第8章 管理系统集成
第9章 管理系统创新
第10章 管理系统工程教学软件包
参考文献
管理系统工程 节选
《管理系统工程》内容简介:管理系统工程是以企业管理系统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组织管理技术,是一门以系统科学、运筹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为主体的综合交叉性课程。其基本思想是坚持整体观念、统筹兼顾,运用有关优化分析方法,实现管理系统整体功能的提高。全书结构由4部分组成:①管理系统工程的基本理论;②管理系统工程的基本工作;③提高系统性能的基本要点;④管理系统工程教学软件包。本教材的编写特色是以“组织管理技术”为主线,以“立足国情”为基点,以“大道至简”为方略。本教材可用于经济管理专业和理工科管理工程专业本科教学,也可用于各级领导干部培训。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具体对象和学时要求,选择相关内容。
管理系统工程 作者简介
李宝山,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管理系统工程/企业策划。享受国务院政府专家待遇。曾任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系统工程学会策划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北京首都科技集团公司等企业的管理顾问。曾在中型企业担任车间主任、厂长。曾获国家教委国家级优秀奖、北京市爱国立功标兵奖,2009年1月获北京市教委、学位办颁发的荣誉证书。近年主要著作:《管理经济学》、《管理系统工程》、《企业策划学》、《技术市场导论》、《集成管理——高科技时代的管理创新》、《圣集大成——企业赢得竞争的理论与实践》、《破解家族企业成长烦恼》、《高新企业智本增值论》。科研方面已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技术市场管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风险投资管理》和《家族企业管理》、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集成创新管理》、北京市社会科学项目“九五”规划、“十五”规划、“十一五”规划《科技创新管理》。社会实践方面,所指导的河南正龙公司设计方案荣获2003年国家级管理创新奖;北京未来广告公司设计方案荣获2004年国家级管理创新奖;中铁建筑公司设计方案荣获2005年国家级管理创新奖。李宝山教授的治学思想是“人脑+电脑”,通过理性设计提高企业的创新效益和管理效率。主张“做人之道”与“经营之道”教育结合,“创新能力”与“务实能力”培养共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