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软件 首页 > 图书 > 经济管理类图书 > 正文 返回 打印

文物市场的骗局

  2020-06-08 00:00:00  

文物市场的骗局 本书特色

本书以全国几个重点地区艺术市场的内部交易为线索,系统介绍了文物收藏陷阱,内容以知识性和市场经验为主。艺术品市场越来越成熟的今天,很多老百姓也加入收藏大军中来。但是,艺术品市场的欺诈行为严重。此书将揭开古董市场的神秘面纱。

文物市场的骗局 内容简介

读完本书,读者可以轻松的掌握古董市场的常见骗术,还将会掌握几种鉴别古董的小技巧,*重要的是让读者能够独立地参与到艺术品市场投资中而来。这是一本通俗易懂的收藏秘籍。  

文物市场的骗局 目录

前言 3文物漫谈1收藏百味15坐镇山头——一线收货 30当代文物走私 37当代中国文物商贩队伍的形成44当代中国文物地摊的形成和发展 51当代中国文物市场的形成 58文物收购的一线博弈 65当代文物赝品的出现 71文物之殇 78文物名品的悲苦 85赝品杀客91文物市场的猎(捉)客方式 98文物市场的同行相残 105文物市场的捡漏——合理的欺骗112杀反水——文物市场的深水炸弹119调包计——文物交易中的传统魔术126“地雷战”——文物市场的埋雷132背包客和雇佣军——文物市场的狙击手 138文物市场中的托邦同盟——传统即经典 144永不开眼的猎物——文物赝品的饕餮 152黄雀在后——文物市场的谍战 159新闻信息中的赝品风潮 166客户的买卖——杀客者的*后一笔交易 172网络商店的“文物”神话 180无良的文物拍卖与文化公司——发展中的骗局平台 188捐赠(送)下的文物骗局 196骗子的代价——善恶因果 203后记210

文物市场的骗局 相关资料

曾智泉先生,较长时期从事中古陶瓷文化及鉴赏、中古玉器文化及鉴赏的研究教学、撰写论著,同时进行相关文物和标本的收藏多年,在社会上有了一定的影响,可谓是“理论派”中的实战者和“实战派”中的理论家。在教学、收藏的过程中,他对当代中国几个省市区的文物市场甚至“文物”作坊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发现了文物交易中不少的旁门左道,然后曾智泉先生加以专业的感悟写成此书,其专业资料性和有关学术探讨值得重视,这在文物及收藏行业中应该属于一次“开荒”。此书对专业人士会有学科的启示,对于普通收藏者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指导和警示作用。                                                                                                                                                                                    ——周晓陆 《文物市场的骗局》——赏析篇                                   荆海洋(鉴赏家、画家)     每年六月,是艺术市场的躁动时节,各大拍卖公司揭开了又一年的交易序幕,激动人心的有那些拍出天价的文物,和那些赚得暴利的藏家。文物在这个世界上最吸引人的地方,不能不说它的“财富价值”。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之中,文物被市场接纳。为了获得巨额收益,文物交易自然产生了市场经济中的各种骗局。     曾智泉先生所著《文物市场的骗局》,为我们提供了审视文物的另一个维度。同样,给我们揭开了文物交易骗局的面纱。文物有新老之说,历朝历代都有对前朝文物的模仿复制,其艺术造诣有甚者更是超过了前朝。而故意模仿前朝文物来坑蒙拐骗,更是自古有之。曾先生梳理了一系列的骗局手法,让我们从假中求真。     2015年,新的文物法得到了修订,《文物拍卖》中已经将禁止外商开办文物拍卖公司,修订为允许其参与拍卖活动。国家在逐步使市场放活,而市场产生的负面问题却需要消费者来承担。在古玩界有一句话“玩古玩不要怕交学费”,这反映了上当受骗的无奈,更反映了这种骗局的常态化。更有人认为“谁交的学费多,谁学会的就多。”《文物市场的骗局》不知其对藏友的收益有多大,只知其对文物市场的净化和藏友防骗来讲是功德无量的事情。 曾智泉先生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授业于周晓陆教授。现就职于西安美术学院,在文物圈子磨砺十余载,桃李满天下。其学者的风范,给我们讲述的不只是一个个简单的故事,他给我们阐述了每一件文物的艺术之美。认识骗局手法是表面,当真正能了解到文物的美,与文物产生交流,才是防骗的根本。曾智泉先生从某一个简单的象征符号入手,把其还原到特定的历史时期,求文物之真,才能防交易之伪。 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 这是一本构架文物和市场桥梁的书,在文物界有一种现象。文物研究者更喜好于在知识中遨游,不关心市场如何,更是认为市场与文物研究没有关系。这种观点造成的影响是,文物市场上真正做研究的专家特别少,更多的是一些江湖术士。任你文物市场怎样风生水起,专家学者只爱在自己的小天地中去领略文化的奥秘。我认为,这本书恰恰是曾智泉教授,从自己的研究之中走出来,去认识市场,去把市场作为研究的一个方向。这一独特性,成就了曾先生。十年磨一剑,今天就是它出鞘之时。 为了完成《文物市场的骗局》一书,曾智泉教授带领自己的学生亲赴市场一线,收集一手的素材,更是掏出自己微薄的工资,购买一些有价值的文物。他想通过言传身教,来启迪自己的学生,让他们去努力沟通文物和市场之间的关系。曾先生深入货源地,打入骗局内部是常有的事情,风餐露宿在田野之中。正是这一些付出,成就了这本《文物市场的骗局》。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是真实的,都有考察,都不是曾先生主观臆造的。 《盗墓笔记》最近特别火,在近十年间各种盗墓类的小说、电影、广播剧在市民中间风靡,从而使更多的人开始了解文物,当然,也促成了更多的骗局。《文物市场的骗局》在这一刻出版,更是对文物市场恶习的一种矫正。 盗墓电影悬疑,不如真实的骗局悬疑。在巨额利润之下,造假者都会充当各种角色,制造各种场合,营造各种江湖。如果以电影为蓝本,指导自己的收藏,那真可是中了骗子的圈套。深入此书,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会看到社会显贵的黑暗面,也会读到黑道大哥的无奈。文物在市场中间,已经成了一种媒介。 曾智泉先生在文章开篇介绍了文物市场的组成部分“文物走私”“文物商贩”“文物地摊”“文物拍卖”“文物捐赠”。作者详尽地介绍了每一项交易的实质,和其骗局的惯用把戏,从研究者的角度,深入文物本身,去解读它的前世今生。 最吸引读者的莫过于“如何检漏”。曾先生通过几十载的资料收集,整理出了在当下市场上捡漏的几种主要方式,满足了各位藏友的真实需求。 文章最精彩的部分,当属“杀客”等骗局部分,作者生情并茂地给我们还原了一个个真实的骗局场景,其魅力远远超越了我们思维所能概括出的逻辑。 著作附图,由作者亲自拍照收集,全部来自民间。这一系列藏品,揭开了民间收藏的一丝面纱,让民间收藏暴露在读者的面前。 “宝贝在民间”可不是一句空话,民间的宝贝能否到你的手中,就看在市场的博弈中间,谁能知己知彼了。

文物市场的骗局 作者简介

曾智泉,江西临川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就职于西安美术学院,专业研究方向为中国古陶瓷文化及鉴赏,中国古代玉文化及鉴赏,发表专业论文几十篇。

文物市场的骗局

http://book.00-edu.com/tushu/3/2020-06-11/2463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