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金融评论 内容简介
《中国文化金融评论》立意新颖,论述精深,且能做到虚实交融,寓价值于叙事;宏微结合,纳须弥于芥子。足以为中国文化金融产业发展之参考和镜鉴也。然大醇小疵,不足之处亦所在多有:如实证研究欠缺,比较观念匮乏,未能形成自觉之方法论体系,林林总总,不一而足,尚待日后查漏补缺、充实提高。若有其他未当之处,还请方家不吝指正。学问之道,当慎思明辨而笃行,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文化金融乃实证性极强之学科,宜以经验总结和实践提升为基础展开理论研究,方可为文化金融产业真正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障。后之治文化金融之学者,亦当引以为鉴,更上层楼。
中国文化金融评论 目录
总序
序言
总体研究
强化文化金融产业形态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专题研究
我国文化资源资产化、金融化发展战略及其路径研究
世界文化金融产业发展的历史、态势与模式对我国的启示研究
中国文化金融产业发展的历史、态势与对策研究
文化资源价值评估机制与体系研究
金融业推动中国艺术品产业链发展发育研究
在新的金融生态环境下我国商业银行推动文化与
金融融合模式及创新研究
我国文化金融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研究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过程中文化金融法制法规建设研究
我国艺术品质押融资模式及风险管理机制研究
中国艺术品鉴定体系及其市场发育路径与治理研究
文化金融产业要素市场发展发育及其
平台化发展的战略取向与意义
我国文化金融产业发展的支撑体系研究
中国文化金融评论 节选
《中国文化金融评论》: 一、我国文化资源资产化、金融化发展战略研究文化资源,包含了人类由过去和现在所创造或继承的,反映了某一群体的价值观、信仰、态度、习俗、惯例和行为方式,有形与无形的,具有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可以转化为某一产业或影响其他产业效率与效益的资源。无论是过去的还是现代的,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只要是文化资源它就包含了某种创造内容,是人类创造劳动的凝结,反映人的经验、智慧、情感与操守。文化资源可分为文化自然资源和文化社会资源,还可以分为物质文化资源和精神文化资源。目前,我国正处在由文化资源大国向文化经济强国发展的阶段,在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背景下,文化资源展现出强大的资源优势和文化创新优势,我们将在此优势基础上,进一步树立、建立、健全文化金融市场的发展目标,实现具有强大资源配置能力和财富创造能力的文化资源资产化、金融化体系,以实现文化经济强国的发展目标。文化资源资产化、金融化发展战略研究是针对文化资源资产化、金融化过程中的全局性和规律性问题的探索与深化,从文化金融产业全局出发,分析构成其文化资源资产化、金融化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找出影响并决定其全局发展的因素或条件是其根本目标。当然,也是我国实现文化资源资产化、金融化发展路径选择的战略之要务。 文化资源资产化、金融化是文化资源以物质财富内涵为主要内容的价值实现。文化资源作为人类文明的贡献都是有价值的,具体到对文化资源资产化、金融化探讨的层面,它则体现出更多强调于关于资产的价值属性。也就是说,文化资源的资产化、金融化实际上是一个价值转化的过程,是由文化资源的天然属性转化为实现经济价值、效益价值需求的过程,而且这一转化过程需要利用市场的作用加以实现。而实现文化资源资产化、金融化发展,应首先将着力点放在战略研究的准确性和高瞻性上,重视战略研究的价值、意义及市场体系架构的完善,积极争取国家财政政策支持、投入,以及引导社会资本的积极参与,*终为文化资源资产化、金融化搭建起市场资源平台和路径实现平台。在明确了文化资源资产化、金融化内在逻辑和市场逻辑的基础上,才能*终实现文化资源资产化、金融化的目标,推动文化产业的全局发展。 ……
中国文化金融评论 作者简介
李镇西,现任包商银行董事长、党委书记,2005年9月起享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先后获得2006年全国小企业贷款先进个人,首届感动内蒙古人物,2007年中国十大财智英才等荣誉。在《财经科学》、《中国金融》、《经济评论》、《银行家》、《当代金融家》等学术杂志及报刊发表论文2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