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川工业化发展研究 内容简介
天府之国——四川,位于中国长江上游,山河风光秀丽,自然资源富集,产业体系完整,科教基础雄厚,历史文化璀璨,是中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装备工业、航空工业和电子工业基地,是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实力*强、发展环境*优、增长潜力*大的地区。但是由于自然、经济、社会若干因素的相互制约和历史发展的曲折性,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整体水平在中国国民经济空间发展格局中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四川区域经济发展的突出差异表现为:由于资源转换能力的薄弱,潜在的资源优势难以迅速转换为现实的经济优势;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约束,突出的科技优势难以有效地演化为强大的产业优势;由于市场经济发展的滞后,相对的区位优势难以不断地递增为广泛的市场优势。在中国东部地区逐步由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向后期阶段演进的现实背景下,四川区域尚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向中期阶段调整过渡的历史进程之中,面临着严峻的竞争压力和时代挑战,即要求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中,通过建立相对齐全的产业体系完成工业化的历史任务;通过建立比较完善的城市体系完成城市化的历史任务;通过建立基本合理的市场结构完成市场化的历史任务。其中,依靠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加快四川工业化进程,建设西部经济强省是21世纪初期四川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极为艰巨、复杂且十分紧迫的重大现实任务。系统研究四川新型工业化推进的发展基础、障碍因素和战略思路,对于四川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推进区域资源开发、经济发展、生态重建、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安全,带动西南地区乃至落实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推动西部大开发进程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本项研究以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基本要求,在冷静分析和系统阐释四川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发展条件、制约因素的基础上,主要针对四川新型工业化道路面临的若干问题、困难和障碍,着重围绕新型工业化道路、产业聚集与产业整合、重点产业集群建设、建设西部经济强省与加快工业化进程的发展理念、战略思路与实施途径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和研究。 本项研究认为,四川是西部大开发中国家重点建设的长江上游经济带的主体之一,是西部三大经济带(区)中西北西陇海兰新经济带和西南南贵昆经济区的重要衔接区和战略接替区,在中国西部地区和长江流域经济开发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政治、经济、社会和生态地位,具有大规模进行资源开发和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但同时面临着生态环境恶劣、自然灾害频繁、基础设施薄弱、体制障碍突出、竞争优势不强、创新能力较低、城市结构失调、经济网络稀疏、聚集扩散效应较弱等因素的制约。在工业化发展道路中,传统的资源计划配置方式占绝对主导地位,工业发展呈现明显的资源型结构型特征,一些传统产业的优势逐步衰减,在建设、生产、流通等领域的主要经济效益指标都居于全国后位,主要依靠增加资本投人维持经济增长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没有彻底改变,在工业结构上普遍存在国有经济比重、重工业比重过高,非国有经济、轻工业比重过低的“两高两低”现象,成为加快工业化进程的特殊矛盾和严峻挑战。 研究表明,在中央政府致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总体背景下,2l世纪初期加快四川工业化进程的总体战略思路是:通过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彻底清除计划经济的体制障碍和传统经济的思维定式,走出自成体系、封闭发展、效益低下、浪费严重的传统工业化模式,树立效率优先、结构优化、协调统一、循环发展的新型工业化理念。 在工业化道路的发动方式上,新型工业化进程是政府导向、民间主体、市场推动的,而不是由政府主体实施的工业化。高素质、高效率的政府决策体系的建立,对于引导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具有重要意义。要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和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全面履行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切实为新型工业化营造良好环境。 在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方式上,采用集约型的增长方式,高度重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作用,主要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加强经营管理,以改善经济增长和工L业化的质量与效益。加大研发投入,强化原始创新,注重搞好集成创新及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努力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积极推进企业技术改造,把企业技术改造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不断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升传统产业。 …… 通过工业化发展战略导向、政府规制水平的不断提高、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重点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区域创新网络的逐步形成、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城市体系的不断完善、市场结构的协调适度,在21世纪初期,全面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重点产业集群为基础、基础产业和装备制造业为支柱、服务业全面进步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格局,逐步建立支撑四川建设西部经济强省的强大工业生产能力和物质技术基础、强大的工业结构效应、强大的工业生产要素的聚集规模效应、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以及强大的城市发展体系。
中国四川工业化发展研究 目录
1 工业化发展的基础与条件 1.1 区位条件优越 1.2 自然资源富集 1.3 产业体系完整 1.4 经济实力强大 1.5 科教基础雄厚 1.6 社会地位独特 2 工业化发展的制约与障碍 2.1 生态环境恶劣 2.2 基础设施薄弱 2.3 体制障碍突出 2.4 竞争能力不强 2.5 创新能力较弱 2.6 开放程度较低 2.7 城市发展落后 2.8 贫困面积广大 3 传统工业化发展的特点与问题 3.1 工业化与经济发展 3.2 传统工业化道路的基本特点 3.3 传统工业化发展的主要问题 4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与理念 4.1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内涵 4.2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要特点 4.3 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阶段目标 4.4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理念 5 产业集群发展的路径与优势 5.1 产业集群发展的理论与路径 5.2 产业集群创新的特征与领域 5.3 产业集群创新的优势与作用 5.4 产业集群建设的问题与制约 6 产业整合的意义与重点 6.1 产业整合的涵义与意义 6.2 产业整合的风险与化解 6.3 产业整合的重点与领域 7 产业集群建设的重点领域 7.1 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7.2 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7.3 钢铁产业集群 7.4 化工产业集群 8 产业集群建设的战略要点 8.1 发挥政府推动作用 8.2 传统产业集群创新 8.3 高新技术产业创新 8.4 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8.5 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8.6 发展新型工业园区 9 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战略途径 9.1 提高政府决策素质 9.2 制定实施扶持政策 9.3 高度重视自主创新 9.4 超前发展民营经济 9.5 加强服务行业建设 9.6 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9.7 逐步完善城市体系 9.8 全面扩大对外开放 9.9 力争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