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软件 首页 > 图书 > 经济管理类图书 > 正文 返回 打印

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与粮食安全

  2020-06-05 00:00:00  

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与粮食安全 内容简介

本书重点评估了全国、不同区域及各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大小及增长情况,分析了影响全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因素的弹性和贡献率,设定了全国和粮食主产区实现20lO年及2020年粮食安全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目标,测算了达到目标所需的要素投入,剖析了粮食物流业的现状和问题,粗估了主产区和主销区政府储备粮的比例。

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与粮食安全 目录

**章 加强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与粮食安全保障建设
一、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与粮食安全的关系
二、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粮食安全现状
三、2010年及2020年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目标及其要素投入
四、提高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保障粮食安全面临的主要约束
五、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与粮食安全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六、政策建议
附件1—1 关于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测算方法的说明
第二章 加快粮食物流业现代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一、中国粮食物流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二、粮食物流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三、发展粮食现代物流、保障粮食安全的目标和措施
附件2—1 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政府储备粮的合理比例关系
第三章 新阶段中国粮食安全状况及发展趋势
一、新阶段中国粮食安全形势出现波动
二、新阶段中国粮食安全的特征
三、中国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发展趋势
第四章 中国主要粮食品种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研究
一、主要粮食品种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粮食总供求中的相对地位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历次粮食供求严重失衡的回顾与启示:以品种视角为重点的考察
三、中国粮食及其主要品种消费需求的变化趋势
四、主要粮食品种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的政策定位
第五章 中国区域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特征及影响因素
一、中国区域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现状
二、区域性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主要特征
三、影响区域粮食生产能力的因素分析
四、提高粮食区域生产能力的政策建议
第六章 农业生产资料对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影响及政策
一、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变化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影响
二、部分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投入量和使用结构对生产能力的影响
三、若干农资、粮食政策评价
四、结论和政策建议
附件6—1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变化对粮食生产影响的理论分析
附件6—2 基础数据
附件6—3 部分统计分析结果
第七章 城市化、工业化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粮食安全的影响
一、城市化、工业化对粮食生产和安全影响的分析框架
二、城市化、工业化对粮食需求的影响评价
三、城市化、工业化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影响评价
四、城市化、工业化对中国中长期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粮食安全的影响预测
五、结论与建议
第八章 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一、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建设背景、目标及主要内容
二、国家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建设的成效
三、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四、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核心,继续加强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建设
五、政策建议
案例1 江苏省扬州市国家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建设情况
案例2 河南省新乡市国家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建设情况
第九章 各阶段全国及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目标及要素投入
一、全国及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历史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二、未来各阶段(2010年、2020年)中国粮食需求量预测
三、全国及主产区各阶段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目标规模的确定
四、全国及主产区各阶段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目标规模所需要素投入量的确定
五、主要结论
附件9—1 未来各阶段中国城乡居民人均实际收入、粮食及肉类价格的预测
附件9—2 各阶段中国城乡居民人口数量的预测
第十章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政策评价及长效机制
一、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的政策框架
二、现阶段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政策及其绩效
三、发展粮食生产的国际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四、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长效机制的方案选择
五、构建粮食生产稳定发展长效机制的政策措施
第十一章 发达国家和人口大国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确保粮食安全的经验及启示
一、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保障粮食安全的国际经验
二、国外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保障粮食安全的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第十二章 中国农户粮食生产能力及粮食安全状况
一、研究概况
二、农户粮食生产能力状况
三、粮食安全状况
四、结论和政策建议
附件12—1 农户卡方检验表
附件12—2 农户家庭种粮情况调查表
第十三章 陕西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粮食安全调研
一、陕西省粮食安全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现状
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粮食安全存在的障碍
三、几点建议
第十四章 福建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与安全状况调研
一、福建省粮食生产能力与需求状况
二、导致产需缺口扩大的原因
三、福建省保证粮食安全的做法及面临的问题
四、未来趋势:主产县供给能力下降、平衡县平衡能力削弱
五、主销区粮食安全的对策及其他相关建议

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与粮食安全 节选

**章 加强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与粮食安全保障建设
一、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与粮食安全的关系
(三)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评估分析方法
根据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概念,我们可以通过两个方面评估其大小。一是从产出的角度,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可以通过粮食产出水平来衡量;二是从投入的角度,可以通过粮食生产的要素投入能力来反映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考虑到各要素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大小、定量评估时考虑到数据的可获性以及简便实用的原则,经多方面征求意见和专家咨询,确定了实际评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指标体系。为了充分吸取专家经验,对有关要素指标的权重采取派生德尔菲(Delphi)法确定,①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指数及其各指标的权重见附件l—1。
1.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现状评估和增长测度
由于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各因素指标的量纲不同,无法在不同量纲的要素之间进行定量的综合比较分析。为了评估一个国家不同地区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小和增长变化情况,需要采用无量纲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指数(Index of Comprehensive Grain Production Ability,简称ICGPA)加以测度。从存量的横向比较看,评估各地区现实能力的大小,运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产出比较指数和要素比较指数;从增量的纵向比较看,测度全国及各地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增长变化情况,则采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产出增长指数和要素增长指数。
比较指数和增长指数测度的基本程序为:一是构建测算指标。从影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小和数据可获性角度,征询专家意见,确定测算指标。二是赋予指标权重。运用派生德尔菲法确定各要素指标权重。三是计算要素指数。对比较指数的各要素指标,运用模糊数学的隶属函数测度各能力要素的大小。隶属函数为一地区某指标实际值除以所有地区该指标实际值中的*大值。隶属度乘以l00后构建的要素指数越大,该要素能力越强;反之,越弱。对增长指数的各要素指标,以l990年的基期数为100,增长指数大于该值,能力增长,反之,能力下降。各指标以近三年的极大值近似反映能力现状和增长态势。
……

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与粮食安全

http://book.00-edu.com/tushu/3/2020-06-09/2450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