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旅游理论与实践 本书特色
《扶贫旅游理论与实践》: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基金资助
扶贫旅游理论与实践 目录
第1章 导论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2 研究区域的典型性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第2章 国内外旅游与反贫困问题研究进展2.1 旅游与反贫困问题的主要研究历程2.2 旅游与反贫困问题的主要研究内容2.3 旅游与反贫困问题的主要研究方法2.4 总评第3章 扶贫旅游的基础理论3.1 旅游与反贫困的主要理论3.2 扶贫旅游的相关概念3.3 扶贫旅游的概念辨析3.4 扶贫旅游的作用机理3.5 扶贫旅游发展模式与机制构建第4章 三江源地区贫困与旅游发展现状及其互动分析4.1 三江源地区贫困现状与成因分析4.2 三江源地区旅游资源禀赋与旅游发展现状4.3 三江源地区旅游发展与消除贫困的互动分析第5章 三江源地区居民对旅游扶贫效应的感知、态度和参与行为5.1 研究设计5.2 被调查居民的基本情况5.3 量表分析5.4 居民对旅游扶贫效应感知、态度和参与行为分析5.5 本章小结第6章 三江源地区扶贫旅游发展模式6.1 三江源地区扶贫旅游发展的基本模式:政府主导6.2 三江源地区各类型区的扶贫旅游发展辅助模式第7章 三江源地区扶贫旅游发展机制7.1 扶贫旅游发展的导向性机制7.2 扶贫旅游发展的規范性机制7.3 扶贫旅游发展的传递机制7.4 扶贫旅游发展的参与机制7.5 扶贫旅游发展的效率机制第8章 结论与讨论8.1 主要结论8.2 讨论附录参考文献后记
扶贫旅游理论与实践 节选
《扶贫旅游理论与实践》综合运用贫困恶性循环理论、不平衡增长理论、共享性增长理论、可持续旅游理论、旅游乘数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以及社区参与理论,全面考察国内外通过发展旅游消除贫困的实践,进一步明晰了贫困、旅游扶贫、PPT、ST-EP的概念;首次提出了扶贫旅游的概念和特征,即“以扶贫为导向的一种旅游发展方式,它以贫困人口的持续获益和发展为目标,以可持续旅游为基石,以机制构建为核心,是一种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和实用工具”。对如何发展扶贫旅游,分别从扶贫旅游作用原理、扶贫旅游发展的驱动力系统、扶贫旅游发展的驱动机制等方面作了较系统的理论分析与阐述,并明确发展扶贫旅游的核心在于构建扶贫旅游的发展模式与机制。这也是《扶贫旅游理论与实践》前3章的主要内容。《扶贫旅游理论与实践》选择青海省三江源地区作为典型案例区,主要基于以下3个方面考虑:一是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独特而脆弱,具有重要的生态战略地位;二是三江源地区是以藏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旅游资源丰富、独特;三是三江源地区是全国*贫困的地区之一,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建设已启动。第4章对三江源地区的贫困程度、旅游资源禀赋和旅游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明确了扶贫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初步提出了构建扶贫旅游发展模式与机制的系统框架。
扶贫旅游理论与实践 相关资料
插图:1.1.2 研究意义1.1.2.1 理论意义扶贫旅游是在旅游产业深入发展过程中,顺应现实需求而出现的一种新的旅游产业发展理念和方式,并受到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扶贫旅游发展的机制和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与扶贫目标的实现。系统开展典型地区扶贫旅游研究,对我国旅游产业和扶贫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同时也是在旅游学、人文地理学、生态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管理学、民族学等方面进行综合交叉研究的有益探索,有利于这些学科的丰富和发展。1.1.2.2 现实意义民族地区扶贫旅游研究涉及西部大开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构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民族地区稳定、主体功能区划、支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等多项国家重大战略的贯彻实施,紧密结合和集中反映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本书选择以藏族为主体的民族贫困地区——青海省三江源地区作为研究对象,从扶贫旅游发展的角度系统分析了三江源地区扶贫旅游发展的影响因素,总结扶贫旅游开发与消除贫困的相互作用规律,探究适宜的扶贫旅游发展模式与机制,以期实现旅游发展和消除贫困的双赢,同时也可以为类似地区扶贫旅游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扶贫旅游理论与实践 作者简介
李佳,女,理学博士。1980年出生于重庆市万州区。2002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获管理学学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获管理学硕士学位;2006-2009年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2009年6月获理学博士学位。现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讲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旅游扶贫、乡村旅游、生态旅游、会展商务旅游、文化创意旅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