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生的开拓 本书特色
有关中国经济史的研究,过去均偏重于专题式的深入探讨,少数通史性的论著,也都受制于断代而论,两者均很难使我们对于传统经济有整体的认识。刘石吉主编的这本《中国民生的开拓》各个主题的编排便是为补救这项缺失而设计,将看似庞大的经济史论题分立于十一个经济部门,为传统经济勾勒出较为完整的图像。
中国民生的开拓 内容简介
中国虽然土地广袤,但人口众多,如何在既有的自然环境中开发耕地、合理分配和使用有限的耕地是经济发展史上的关键问题。既无天时与地利的黄河流域为何*初的发展优于自然环境优越的长江流域?北方水利的发展不仅使中国的经济迅速发展,也凌驾于其他文明古国之上。在中国大地上发展的农业模式,不仅开创了秦汉与隋唐大帝国的辉煌;也促进了商品的流通、手工业的发展,城市的兴起,进而开拓出广阔的海外贸易市场……《中国民生的开拓》从多方视角,全景式地介绍了中国(传统)经济与民生开拓的各个层面,也深入揭示出经济发展背后的原动力。
《中国民生的开拓》由刘石吉主编。
中国民生的开拓 目录
总序 林载爵
导言 刘石吉
择地顺时——农业的自然环境 陈良佐
沟洫之利——古代农业水利的发展与成就 黄耀能
披荆斩棘——新耕地的开发 梁庚尧
有土有财——土地分配与经 戴晋新
多能巧思——手工业的发展 陈慈玉
懋迁化居——商人与商业活动 陈国栋
城郭市廛——城市的机能、特征及其转型 刘石吉
通货利商——货币与信用 陈国栋
舟车之利——交通与运输 张瑞德
梯山航海——海外贸易的发展 李东华
轻徭薄赋——财政与税务 庄吉发
作者简介
中国民生的开拓 相关资料
著名学者杨天石推荐:由于政治环境的不同,所以多年来两岸的中国历史、文化的研究学者,在历史观、方法论、话语系统上有很大的不同。一段时期里,大陆学者在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研究上有一个很突出的毛病,就是受庸俗社会学的影响太大,以至于中国历史、中国文化在许多方面因这庸俗的社会学的影响搞得面目全非。这套“文化中国”丛书有别于大陆出版的若干同类书籍。而且雅俗共赏,达到了学术上的一种高明的境界。|||
林载爵:这一套“文化中国”丛书以118个题目全面性地讨论了中国历史与文化的各个层面,组合成一幅比较完整而丰富的中国文化图像。撰写者一共96位,网罗了当时年龄约30到40岁的青年学者。上世纪七十年代,这样一批受到西方式现代教育熏陶,对传统中国文化又有新见解的年轻学者已经在台湾出现,成为台湾学术界的一股新兴力量,他们对中国传统历史与文化,自然有着不同的视野与不同的解释。我们出版界感觉到有必要将他们集合起来,总体呈现一个全然有别于过去的中国文化的新观点与新解释。这些学者在三十年后的今天,几乎都位居台湾学术界与文化界的重要位置,当年所发表的论点今天仍然具有新意,可以提供读者了解中国文化的另一种视角。
||| 北京青年报、北京晚报 、北京晨报、京华时报等报刊以及凤凰网、新浪、中国新闻社等网站相继报道。
中国民生的开拓 作者简介
刘石吉
台湾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现任中央研究院人文社科中心和近代史
研究所研究员、成功大学历史研究所合聘教授、台湾暨南国际大学
历史研究所兼任教授、《汉学研究》( 台湾图书馆汉学研究中心)编
辑委员。研究专长为中国社会经济史,著作有《明清时代江南市
镇研究》(1987)、《 海洋文化论集》(2010)、《海洋、跨界与族裔》(2010)等。
陈良佐
1929 年生。台湾大学历史系学士。曾任成功大学历史系教授、台
湾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教授,现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兼任
研究员。研究专长为中国数学史、农业史,论文有《再探战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