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溢出.城市集聚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本书特色
地区差距的扩大不仅有悖于公平与效率兼顾的改革初衷,而且更直接地挑战社会稳定这一改革和发展的基本前提,从而越来越引起决策层和理论界的重视。在资源约束条件下,高耗能、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已不能适应区域经济高速增长的需要。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如何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缩小与东部地压的差距?关键还在于企业能否实现从低成本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从价格竞争向价值竞争转型,而这些都离不开知识资本。对区域差距的分析,此前学者的研究大多关注于制度、投资、区位、历史等因素,而对广大欠发达地区来讲,技术溢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要远远大于技术创新的贡献。
《知识溢出城市集聚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以城市地理集聚、知识溢出以及报酬递增之间的紧密联系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思想为主线。
首先,本书分析了目前各区域之间的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差距,在总结以往文献中区域差距形成缘由的基础上,另辟蹊径,较为完整地分析了我国地区之间、省会城市之间由于知识存量以及城市化水平引起的不同经济增长速度,找到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另一现实原因——科技进步和知识存量区域差异。基于以上所分析的差异和成因,本书以新经济地理学的本地溢出模型为理论基础,以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为手段,应用经济学的新工具,通过分析知识的本地溢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验证了我国区域知识溢出的空间相关性。这种溢出不仅是城市集聚的原动力,也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源。
其次,本书进一步分析了城市化水平对各种溢出效应的放大作用,得出要通过建立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才能发挥知识空间溢出的*大效应的结论。
再次,本书通过对人才(知识工人)居住地偏好的分析,找出了不同年龄段和文化程度的知识工人对居住地选择的偏好,提出了相应的吸引人才的政策建议,以提高区域的城市增长水平。
*后,本书对各阶段所实施的区域发展政策对城市以及城市人口集聚的影响进行评估,提出自己的政策建议。
《知识溢出城市集聚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认为,因为知识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在中西部等欠发达地区发展大城市将成为未来缩小区域差距的重要手段,创新带来的溢出效应使得我们必须重视研发经费向企业倾斜和人力资本对城市和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本书由张美涛著。
知识溢出.城市集聚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内容简介
《知识溢出城市集聚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首次开辟全新的视角,将知识溢出、城市集聚水平与区域经济增长问题联系起来,并运用先进的空、司计量经济学方法,将空、司的相互关联因素融入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层面。
本书较为完整地分析了中国各地区之间、省会城市之、司由于知识存量以及城市化水平不同而导致的经济增长速度差异,主张在西部等欠发达地区走产业化支撑的大城市道路,为欠发达地区实现后发赶超找到了一条不同寻常的思路。本书由张美涛著。
知识溢出.城市集聚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目录
**章 绪论
**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第二章 知识溢出、城市集聚及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
**节 关于城市与区域发展的早期理论
第二节 内生增长理论的相关理论
第三节 新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理论
第四节 城市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
第三章 中国区域差异的历史演进与现状分析
**节 中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概况
第二节 中国地区差异的演进历史
第三节 中国区域差异的现状分析
第四章 知识溢出与区域经济增长
**节 研究知识存量的意义
第二节 区域创新产出效率
第三节 分行业科技发展特征及现状
第四节 分区域创新发展特征及现状
第五节 中国区域技术特征的空间分析
第六节 知识溢出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第七节 国外知识溢出在区域经济增长中的成功案例——硅谷
第五章 城市空间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
**节 城市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
第二节 中国城市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现状
第三节 中国城市集聚的外部性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第六章 人力资本流动下的城市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
**节 城市和都市区的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
第二节 中国区际城市劳动力流动特征与区域经济发展
第三节 知识工人与城市增长
第四节 知识工人居住地偏好与城市增长的实证分析
第七章 中国区域经济问题与区域发展政策的评价
**节 “六五”时期以前的区域政策评价
第二节 1979~1991年的区域政策评价
第三节 1992~2003年的区域政策评价
第四节 2003年至今的区域政策评价
第八章 注重知识溢出与城市集聚,促进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节 制定“大城市化”发展战略,促进欠发达地区大城市发展
第二节 重视知识工人聚集对城市以及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
第三节 培养多元的城市文化——重视移民的作用
第四节 以产业集聚人口的城市化为核心推进城市的内生增长
第五节 制度创新
第六节 继续加大中央政府对欠发达地区的投资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未来展望及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