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软件 首页 > 图书 > 经济管理类图书 > 正文 返回 打印

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经济全球化

  2020-06-05 00:00:00  

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经济全球化 本书特色

《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经济全球化》意在一方面从思想史的视角反思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全球化思想的历史发展和已有的理论成果,另一方面试图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出发对经济全球化的*新发展和当前现实进行再认识。基于这一主旨,笔者主要研究了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经济全球化研究的理论基础;二、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全球化思想的历史演化和理论成果;三、从马克思主义视角对经济全球化的再认识;四、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经济全球化 目录

**章  马克思主义研究经济全球化的理论与方法
  一、唯物史观的理论与方法
    (一)马克思历史观形成的理论前提
    (二)马克思历史观变革的理论逻辑:内在转换与深层结构
    (三)马克思历史观“实践向度”中的历史概念
    (四)马克思历史观的总体构架及其逻辑构成
  二、马克思世界历史观的理论与方法
    (一)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的结构维度与内在特质
    (二)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的文本学考察
    (三)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对黑格尔世界历史思想的超越
    三、马克思历史观、世界历史理论与经济全球化思想的关系
    (一)马克思的历史观、世界历史理论与经济全球化思想的差别性
    (二)马克思的历史观、世界历史理论与经济全球化思想的内在关联性
    (三)马克思历史观、世界历史理论与经济全球化研究方法上的内在关联
    (四)马克思的经济全球化思想与西方经济全球化思想的区别
第二章  马克思关于经济全球化实质及趋势的思想
  一、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
    (一)经济全球化产生的根源
    (二)经济全球化形成的机制
  二、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的全球霸权
    (一)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不能停留在现象层面
    (二)充分认识经济全球化的资本主义实质
    (三)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载体而不是其主体
  三、经济全球化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趋势
    (一)雇佣劳动与资本统治
    (二)物役经济和拜物教
    (三)资本全球化与历史发展
第三章  马克思经济学视域中的经济全球化
  一、马克思国际分工理论中的经济全球化思想
    (一)马克思的一般分工理论
    (二)马克思的国际分工思想
    (三)马克思国际分工理论中的经济全球化思想
  二、马克思世界市场理论中的经济全球化思想
    (一)市场、国内市场和世界市场
    (二)世界市场的形成
    (三)世界市场的内在矛盾
    (四)世界市场的本质与世界市场的意识形态性质
    (五)马克思的世界市场理论与经济全球化
  三、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与经济全球化
    (一)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实质
    (二)资本的扩大再生产与经济全球化
  四、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地位及历史趋势
第四章    第二国际理论家对资本主义全球扩张的*初探索
  一、希法亭的“金融资本”理论对资本主义全球扩张的理解
    (一)希法亭“金融资本”理论的形成过程
    (二)希法亭对资本主义现代阶段和全球扩张的理解
    (三)希法亭对现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阶级矛盾的理解
    (四)希法亭“金融资本”理论的历史功绩和历史局限
  二、卢森堡的“资本积累的世界竞争阶段”理论
    (一)卢森堡“资本积累”理论的形成过程
    (二)卢森堡对马克思扩大再生产图式的批评
    (三)卢森堡对现代资本主义全球扩张的理解
    (四)卢森堡“资本积累”理论的学理错误和历史贡献
  三、考茨基的“工业资本一国际分工”理论
    (一)考茨基对现代资本主义问题的研究过程
    (二)考茨基对现代资本主义全球扩张的理解
    (三)考茨基“工业资本一国际分工”理论的错误和可取之处
第五章  列宁“帝国主义”理论框架下的经济全球化
  一、布哈林的“世界经济和帝国主义”理论
    (一)布哈林对第二国际三种现代资本主义理论的继承和批判
    (二)布哈林对帝国主义和世界经济的理解
    (三)布哈林与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之间关系问题上的不同观点
  二、列宁的“帝国主义世界体系”理论
    (一)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形成过程
    (二)列宁“帝国主义”理论中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思想
    (三)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当代评价
  三、斯大林的“三大矛盾”和“两极世界”学说
    (一)斯大林“三大矛盾”和“两极世界”学说的历史背景
    (二)斯大林关于“帝国主义三大矛盾”的学说
    (三)斯大林的“资本主义总危机”理论
    (四)斯大林的遗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两极世界”学说
  四、后斯大林时期的“国家一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理论
    (一)后斯大林时期苏联现代资本主义分析的时代背景
    (二)苏联东欧学界对国家一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研究
    (三)苏联官方“两极世界”政治思维的演变与终结
第六章  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的当代形态
  一、经济全球化的科学内涵和历史定位
    (一)关于“全球化”是否存在问题的争论
    (二)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全球化”范畴
  二、经济全球化的根源
    (一)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力的革命性变革
    (二)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结构性重组
    (三)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后福特制转向
    (四)经济全球化是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变化的产物和表现
  三、经济全球化的后果
    (一)经济全球化的积极成果
    (二)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后果
  四、经济全球化的内在矛盾与发展趋势
    (一)经济全球化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本质
    (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内在矛盾的发展和危机的深化
    (三)全球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的*高和*后阶段
第七章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合理性及其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确立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合理性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选择的世界意义
  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面临的挑战及出路
    (一)理性地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双重作用和发展趋势
    (二)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影响
    (三)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中国应采取的对策
后记  

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经济全球化 作者简介

吕世荣,女,1954年生,河南泌阳人。哲学博士,河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哲学系主任、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近年来,先后在《哲学研究》、《江海学刊》、《求索》、《社会科学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教材等10余部。姚顺良,1948年3月生,男,江苏泗阳人。现任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及现代西方哲学。

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经济全球化

http://book.00-edu.com/tushu/3/2020-06-08/2437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