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软件 首页 > 图书 > 经济管理类图书 > 正文 返回 打印

2016-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低碳经济蓝皮书-2016版

  2020-06-05 00:00:00  

2016-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低碳经济蓝皮书-2016版 本书特色

本书分为五部分,分别介绍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巴黎协议》的达成是人类可持续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事件,中国在本次气候变化谈判中的深度参与和适度引领是中国参与并塑造全球治理的又一成功案例;介绍了绿色发展的“十三五”规划;介绍了全国统一碳市场建设方面的经验;介绍了低碳技术、新能源与低碳城市建设方面的国内外经验和启示;附录提供了中国和国际在能源和二氧化碳方面的*新数据。

2016-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低碳经济蓝皮书-2016版 内容简介

中国是第二大经济体和碳排放*大国,在世界上备受瞩目。但中国的减排不仅仅是来自国际压力,而主要是来自国内经济发展需求和能源安全的需要。目前,低碳经济已成为热门话题,低碳城市建遍及在全国。为此,有必要了解低碳经济发展历程,总结低碳经济发展的经验,指出发展过程中的不足,并为今后的健康稳定发展提出政策建议和指南。
本报告汇集来自世界各国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探讨世界金融危机后国际经济的现状,提出 “绿色化”为经济转型期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范本,并将成为解决气候系统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的重要突破口,也将是中国引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

2016-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低碳经济蓝皮书-2016版 目录

Ⅰ 总报告
1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巴黎协议》与中国履约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机遇与挑
  战陪【王 波 赵忠秀 王 苒】/001
  一 全球气候变化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的历史回顾/004
  二 《巴黎协议》的主要成就与突破/005
  三 巴黎会议成功和《巴黎协议》得以达成的几个关键因素/007
  四 《巴黎协议》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风向标作用和未来中国履约的几个关键问题/010

Ⅱ 专题篇
2 “十三五”规划中的生态文明建设【苏利阳 王 毅】/017
3 中国工业行业的真实生产率:基于真实储蓄率方法的分析
  【高宇宁 郑云峰 胡鞍钢 于 淼】/029
4 中国的能源转型与绿色发展【戴彦德】/040
Ⅰ 总报告
1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巴黎协议》与中国履约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机遇与挑
  战陪【王 波 赵忠秀 王 苒】/001
  一 全球气候变化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的历史回顾/004
  二 《巴黎协议》的主要成就与突破/005
  三 巴黎会议成功和《巴黎协议》得以达成的几个关键因素/007
  四 《巴黎协议》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风向标作用和未来中国履约的几个关键问题/010

Ⅱ 专题篇
2 “十三五”规划中的生态文明建设【苏利阳 王 毅】/017
3 中国工业行业的真实生产率:基于真实储蓄率方法的分析
  【高宇宁 郑云峰 胡鞍钢 于 淼】/029
4 中国的能源转型与绿色发展【戴彦德】/040

Ⅲ 对策篇
5 碳排放权交易对企业节能减排理念和行动的作用及影响【朱齐艳 陈卫斌 陈远新】/063
6 我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碳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研究【李 谦 靳梦婕】/071
7 天津碳交易试点的经济环境影响评估研究
  ——基于中国多区域一般均衡模型TermCO2【刘 宇 温丹辉 王 毅 孙振清】/084
8 中国省际碳排放差异的多维测度和检验【孙永平 程 玲】/102
9 中国碳交易二级市场的作用及现状分析【杨光星 张 杲】/123

Ⅳ 案例篇
10 基于土地利用与交通一体化视角的低碳城市规划实践与评价:
  以上海市为例【骆 晓 窦 毅 董 亮 任竞争】/134
11 生态足迹的化学产品可持续度量方法【骆 晓 任竞争 梁涵伟 董 亮 窦 毅】/149
12 区域生态工业发展支撑低碳和谐社会构建:日本环境创生模式与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
  【董 亮 窦 毅】/168
13 中国区域能源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研究【冯宗宪 陈志伟 王安静】/183
14 FTA中的环境条款设置有助于环境产品贸易吗?
  ——基于中国已签署FTA的实证研究【裴建锁 王梦悦】/202
15 低碳能源技术创新思维:以碳排放资源化为例【仲 武】/216
16 21世纪的能源革命【仲 武】/226

Ⅴ 附录
17 附录1 中国统计数据-中文/240
18 附录2 中国统计数据-英文/258
19 附录3 国际数据-中文/279
20 附录4 国际数据-英文/292 信息

2016-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低碳经济蓝皮书-2016版 作者简介

薛进军,男,1955年生,经济学博士。日本名古屋大学经济学院附属国际经济政策研究中心教授,国际低碳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兼学术委员会主席,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气候政策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武汉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深圳大学、西北大学兼职教授,碳排放交易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湖北经济学院“楚天学者”,《新加坡经济评论》、《经济科学》(日文版)、《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英文版)特约编辑,《中国经济研究》(日文版)等杂志编委,以及一些中英日文学术刊物审稿人。曾任陕西师范大学政教系讲师,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增长中心福布赖特高级访问学者,武汉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日本一桥大学经济研究所副教授,英国牛津大学经济系访问教授,日本大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等。赵忠秀,男,1966年3月生,江苏人。经济学博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教授,国际低碳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副秘书长,全球商务与贸易国际学会会长,APEC电子商务工商联盟专家委员会秘书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8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经济系,获学士学位;1991年中共中央党校世界经济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2000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贸易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97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访问学者,2003年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访问学者。1991年7月起,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任教。1997年6月任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副院长,2005年4月任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2006年1月至2011年7月任国际经济贸易学院院长。2010年4月至2011年5月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助理,2011年3月至2011年9月兼任人力资源处处长。2011年5月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长期从事国际贸易学、产业经济学研究。薛进军,男,1955年生,经济学博士。日本名古屋大学经济学院附属国际经济政策研究中心教授,国际低碳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兼学术委员会主席,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气候政策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武汉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深圳大学、西北大学兼职教授,碳排放交易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湖北经济学院“楚天学者”,《新加坡经济评论》、《经济科学》(日文版)、《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英文版)特约编辑,《中国经济研究》(日文版)等杂志编委,以及一些中英日文学术刊物审稿人。曾任陕西师范大学政教系讲师,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增长中心福布赖特高级访问学者,武汉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日本一桥大学经济研究所副教授,英国牛津大学经济系访问教授,日本大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等。 赵忠秀,男,1966年3月生,江苏人。经济学博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教授,国际低碳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副秘书长,全球商务与贸易国际学会会长,APEC电子商务工商联盟专家委员会秘书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8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经济系,获学士学位;1991年中共中央党校世界经济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2000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贸易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97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访问学者,2003年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访问学者。1991年7月起,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任教。1997年6月任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副院长,2005年4月任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2006年1月至2011年7月任国际经济贸易学院院长。2010年4月至2011年5月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助理,2011年3月至2011年9月兼任人力资源处处长。2011年5月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长期从事国际贸易学、产业经济学研究。 戴彦德,男,生于1957年6月,山东蒙阴县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兼任中国化工节能技术协会理事长、全国能标委能源管理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外交协会理事会理事、北京市科协委员、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任大连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兼职教授等。长期从事能源经济、能源环境、能源发展战略以及节能方面的规划和研究。出版专著、教材多部,在国内外报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有多项成果获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家部委科技进步奖。 王波,男,1971年10月生,河南南阳人。国际关系学博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助理、副教授,国际低碳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利兹大学商务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利兹大学商学院访问学者。曾任英国东安格里亚大学客座研究人员,在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从事气候变化政策博士后研究。研究领域为国际气候变化与能源政策、技术转让政策、中国外交、美国政治与外交、中欧关系等。 孙永平,男,经济学博士,副教授,碳排放权交易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常务副主任,武汉大学《经济评论》兼职编辑,湖北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日本名古屋大学访问学者,湖北省高层次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才。主要从事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方面的研究。近年来,在《经济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30多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多个科研项目;获得第九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首届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等多项学术奖励。 郭琳,对外经济与贸易大学助理教授,国际低碳经济研究所所长助理。信息

2016-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低碳经济蓝皮书-2016版

http://book.00-edu.com/tushu/3/2020-06-08/2435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