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1956-黔南落后乡村改造与社会重构研究 内容简介
进入20世纪以来,中国农村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共产党领导的土地改革和农业集体化运动就是其中*重要的两个环节。土地改革旨在实现农民土地所有制,帮助农民翻身做主;集体化则是要将土地私有制改造为集体所有制。两者显然代表了乡村社会变迁的两种不同方向,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国家政权如何在一个遍布小农经济的国度顺利实现合作化?在考察这种转变时,我们发现在1954—1956年间为了推动合作化的发展,中央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被称之为改造落后乡运动的“土改补课”。这场规模浩大的改造落后乡运动以继续实现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土改补课”为起点(斗争的果实归农民个体所有),却*终以实践落后乡农业集体化为终点(斗争的果实归集体所有)。《贵州财经大学经济学研究文库:黔南“落后乡村”改造与社会重构研究(1954—1956)》将黔南地区为考察对象,重点分析改造落后乡村运动的发展演变与改造后乡村社会的重构。
1954-1956-黔南落后乡村改造与社会重构研究 目录
导论 **章 黔南土地改革及土地改革后的乡村社会 **节 黔南土地改革的实践 一 近代黔南乡村地权与经济 二 土地改革的推行 第二节 土地改革后乡村社会的变动 一 基层政权建设与乡村政治格局的改变 二 农业生产发展与农民生产生活状况的变动 三 去政治化离心倾向与传统经济手段的重现
第二章 改造落后乡村的表达与实践 **节 改造落后乡村的政策演变 一 从土地改革复查谈起 二 全国性改造落后乡村的缘起 三 改造落后乡村的界定 四 改造落后乡村的转向 第二节 黔南改造落后乡村的发动与展开 一 改造落后乡村的发动 二 改造落后乡村的展开 第三节 改造落后乡村的高潮 一 高潮前的准备 二 高潮时期的步骤和成效 三 基本经验与存在问题
第三章 政治精英的思想改造与民族地区的改造运动 **节 基层政治精英“富农思想”的批判 一 “富农思想”逻辑的产生 二 “思想排队”、“阶级排队”与划定“富农思想” 三 “富农思想”批判的地方实践 第二节 民族地区的改造运动 一 山区的生产改造 二 民族地区的土地改革
第四章 改造后的黔南乡村 **节 生产力的发展 一 地权观念的强化和国家的物质投入 二 农民收入的变动和阶级的变化 第二节 政治格局的变动 一 新旧势力的再次演变 二 乡村合作组织的建立与乡村政治格局的变动 第三节 思想的教育与改造 一 农民思想的教育与整合 二 乡村基层政治精英的思想再造
结语 一 改造落后乡村运动 二 国家权力、乡村社会与农民私人生活 三 民族地区的社会改造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