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非均衡发展及其空间扩散机制研究 本书特色
耕地非农化是土地非均衡发展的重要形式,本文从耕地非农化的空间自相关变化、耕地非农化的空间扩散路径和机制等方面入手,分析了空间自相关变化产生的原因、驱动力的异质性和耕地非农化区位的预测,并在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结合实证分析结果和国外相关制度的做法提出了针对我国耕地非农化控制管理的政策优化建议。
土地非均衡发展及其空间扩散机制研究 内容简介
耕地非农化是土地非均衡发展的重要形式,本文从耕地非农化的空间自相关变化、耕地非农化的空间扩散路径和机制等方面入手,分析了空间自相关变化产生的原因、驱动力的异质性和耕地非农化区位的预测,并在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结合实证分析结果和国外相关制度的做法提出了针对我国耕地非农化控制管理的政策优化建议。
土地非均衡发展及其空间扩散机制研究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及目的
1.3 土地非均衡发展的研究进展与评述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5 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
2 耕地非农化的空间非均衡发展理论分析
2.1 耕地非农化的空间非均衡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
2.2 要素流动视角:耕地非农化的区位选择与空间效应
2.3 主体决策视角:耕地非农化中的社会决策与私人决策
2.4 空间管制视角:土地发展受限与财产权保障
2.5 理论分析框架中不同视角的统一
2.6 本章小结
3 研究区域和数据说明
3.1 研究区域的选择
3.2 研究区域概况
3.3 数据说明
4 土地非均衡发展的空间格局与空间扩散路径分析
4.1 引言
4.2 武汉市耕地非农化的空间格局
4.3 武汉市耕地非农化的空间非均衡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武汉市耕地非农化的空间自相关格局分析
5.1 引言
5.2 研究方法
5.3 武汉市耕地非农化的空间自相关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武汉市耕地非农化的驱动力及其空间异质性分析
6.1 引言
6.2 研究方法和模型建立
6.3 变量选择及说明
6.4 模型结果及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土地非均衡发展的政策优化
7.1 规划限制下耕地非农化的区位选择
7.2 基于实证结果的决策偏好差异分析
7.3 土地发展权转移(TDR)简介
7.4 我国建立土地发展权制度的设想
7.5 本章小结
8 结语
8.1 本书主要结论
8.2 讨论与展望
附录Ⅰ 中国科学院土地资源分类标准
附录Ⅱ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土地利用分类标准
附录Ⅲ 多源土地利用分类数据整合的相关说明
附录Ⅳ 本书相关模型说明
参考文献
土地非均衡发展及其空间扩散机制研究 作者简介
张孝宇(1987-),女,湖北武汉人,现就职于上海市农业科学院,2014年12月博士研究生毕业,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先主要关注城乡土地利用问题,主要研究城乡土地统筹利用中的空间均衡与分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