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软件 首页 > 图书 > 教育类图书 > 正文 返回 打印

俄语语言文化史

  2020-06-15 00:00:00  

俄语语言文化史 本书特色

《俄语语言文化史》以历时研究为主线,厘清俄语起源及其与古斯拉夫语、教会斯拉夫语的关系,介绍俄语如何在民族融合过程中经历多种方言向共同语过渡,*终形成俄语标准语的艰难历程;同时,每章以共时研究的方法,对比分析各个俄语国家的经济实力、人口素质和文化影响力等因素,说明该语言目前的社会地位以及发展趋势,介绍并展示东斯拉夫民族语言的发展与民族、国家的建立相伴而行的过程。

俄语语言文化史 内容简介

《俄语语言文化史》以史料为依据描述俄语语言文化史;又从母语为汉语的人的视角,剖析俄语发展中的特点,从不同角度(语音、语法、词汇、文学创作等)分析语种之间的相互影响,归纳跨文化交流中外来语(借词)成分、数量与出处等问题;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知识性和趣味性互补,可读性强,可以为人文学科学生进一步研究俄语语言文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俄语语言文化史 目录

引言
上篇 古俄语
 **章 俄罗斯文字的起源(9-14世纪初)
  1. 古罗斯民族
  2. 基辅罗斯
  3. 古罗斯的语言
  4. 古斯拉夫语
  5. 古罗斯规范笔语
  6. 古罗斯笔语文献
  7. 古罗斯事务语言
 第二章 大俄罗斯民族的规范笔语(14-17世纪中)
  1. (大)俄罗斯民族的活动中心--莫斯科
  2. 莫斯科维亚的语言环境
  3. (大)俄罗斯民族语言的特点
  4. 教会斯拉夫语改革
  5. 民间文学类语言
  6. 莫斯科维亚的事务语言
  7. 莫斯科维亚的规范笔语
  中篇 俄语标准语的雏形
 第三章 俄罗斯民族语言的确立(17世纪下半叶-18世纪初)
  1. 俄罗斯民族语言形成初期的语言环境
  2. 俄罗斯文学语言
  3. 俄罗斯古文献的语言特点
  4. 西南罗斯文化对俄语的影响
  5. 彼得大帝时代的俄语
 第四章 俄罗斯民族语言的发展 (18世纪中后期)
  1. 俄语学的奠基人罗蒙诺索夫
  2. 罗蒙诺索夫的修辞体系
  3. 克服三语体局限,探索语言新规范
  4. 新文体的创始人卡拉姆津
  5. 卡拉姆津的选词原则
  6. 俄语句法改革
 第五章 前普希金时代的俄罗斯文学语言(18世纪末-19世纪初)
  1. 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语言环境
  2. 俗语在俄罗斯文学语言中的命运
  3. 克雷洛夫寓言的语言创新
  4. 俄国十二月党人对俄语发展的创造性贡献
  5. 格里鲍耶陀夫戏剧作品对文学语体的完善
下篇 现代俄语标准语
 第六章 从普希金到十月革命前的俄语标准语(19世纪30年代-20世纪初)
  1. 现代俄语标准语的奠基人--普希金
  2. 莱蒙托夫和果戈理对俄语标准语发展的贡献
  3. 别林斯基对俄语标准语发展的意义和作用
  4. 俄语标准语语体的丰富和发展
  5. 俄语标准语语言的变化
  6. 语言学家对俄语标准语发展的影响
 第七章 苏联时期的俄语标准语(1917-20世纪中后期)
  1. 十月革命对俄语标准语发展的意义
  2. 1917-1918年的俄语正字法改革
  3. 列宁和高尔基对俄语标准语发展的贡献
  4. 俄语标准语语体的丰富和完善
  5. 俄语标准语语言的变化
  6. 语言学家对俄语标准语发展的影响
 第八章 新旧世纪之交的俄语标准语(20世纪末- 21世纪初)
  1. 苏联解体对俄语标准语的影响
  2. 俄语标准语词汇的变化
  3. 俄语标准语语法的变化
  4. 俄语标准语语音的变化
  5. 俄语标准语的发展趋势

俄语语言文化史 作者简介

钱晓蕙,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系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主要著作: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重点项目《新编大学本科俄语》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大学俄语简明教程(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俄语初级教程(第4版)》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等。

俄语语言文化史

http://book.00-edu.com/tushu/1/2020-06-17/2540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