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软件 首页 > 图书 > 教育类图书 > 正文 返回 打印

家教对了.孩子就一定行!

  2020-05-31 00:00:00  

家教对了.孩子就一定行! 本书特色

本书是资深家教专家、全国知名校长陈钱林 20 多年家教经验总结,是近年来少有的优秀家教著作。 陈老师有一对龙凤胎,儿子 14 岁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18 岁获美国名校全额奖学金攻读博士;女儿 16 岁入读南方科技大学首届教改实验班,20 岁获三所世界名校全额奖学金攻读博士。 陈老师的家教秘诀是“自立教育”。幼儿期,从游戏、探究入手,让孩子享受玩中学的幸福;从习惯、家规、志向入手,帮孩子形成自律生活;从引导孩子决定自己的事入手,帮孩子形成自立人格。学龄期,从综合素养入手,拓宽基础的宽度;自选作业,超前学习,培育自学能力。尊重与恰当要求相结合的家教方法,让孩子幸福成人,轻松成才! 《中小学德育》曾连续发表陈老师 48 篇家教文章,如此做法,国内绝无仅有。《人民教育》微信也为陈老师开辟家教专栏,每篇文章都被大量转发。在书中,陈老师讲述自己的家教故事,细说朴素深刻的家教道理,介绍简单实用的家教方法,这一定能给您带来启发和帮助。

家教对了.孩子就一定行! 目录

**章 家教的重要真相

一、家教是幸福人生的关键因素

学校教育先天不足

社会教育良莠不齐

家庭教育决定成败

二、基于天性培养人性

尊重天性,用好天性

培养人性

以人文精神滋养人性

三、非智力因素更重要

智力是一成不变的吗

“知、情、意、行”一个都不能少

多经历、多体验

四、早期家教事半功倍

从乳儿期开始

重点是习惯

顺其自然?错

早教与跳级

五、家教的智慧在选择

选择并非易事

成人与成才

让孩子自己选择

舍弃与坚守

六、适合的才是*好的

盲目跟风不可取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以孩子的个性设计培养目标

第二章 家教做什么

一、确保孩子健康

饮食贵在均衡

教给孩子卫生常识

中西医结合保健康

重视安全防范

从小培养运动习惯

二、塑造孩子的好性格

性格是可塑的

培养孩子向善

多一些阳刚之气

远离偏激

抓住性格塑造的关键期

三、习惯养成宜早不宜迟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心中有他人

喜欢与大人说话

学会怀疑

培养好学习惯

四、情商比智商重要

感恩从孝敬长辈开始

上进心与平常心

做人需要责任担当

培养不怕困难的勇气

五、只学课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品尝自由阅读的快乐

读报纸打开了解社会的窗口

带孩子到社会大课堂中去

不追求考高分

六、从细微处培养能力

早期智力开发

培养自控能力

锻炼自立能力

自学能力是发展之本

呵护创新能力

七、游戏是孩子的正当需要

游戏是孩子的基本需要

帮孩子选择合适的玩具

参与孩子的游戏

不玩有损健康的游戏

八、做孩子探究的帮手

尊重孩子的探究心理

为孩子创造动手的机会

与兴趣结合起来探究

以科普知识引领探究

做孩子探究的帮手

九、志向成就梦想

尊重孩子的志向

与名人对话

与孩子共同做梦

以志向激励孩子勤奋学习

进行生涯规划

十、以规则促自律

敬畏道德与法律 家教对了.孩子就一定行! 相关资料


陈钱林先生如此重视孩子习惯、情商、独立人格的培养,是极有远见的。良好的早期教育,奠定了他家两个孩子轻松成才的基石。

——畅销书《发现母亲》作者、著名家教专家 王东华

成功孩子的背后,是成功的家教。陈钱林先生是把家教作为事业的好父亲,他的家教经验,值得所有父母品读。

 ——畅销书《我的事业是父亲》作者、著名家教专家 蔡笑晚

读完这本书,我深信:只要家长用心,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每个孩子都会有幸福的人生!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 王永丽 博士

读了陈钱林校长的家教故事,先是被他对孩子的爱所感动,又深深折服于他既高明又朴实的家教道理。

——《中小学德育》主编 王清平

陈老师的家教经验非常实用!筷子玩具,“100 个好”评价,让孩子决定自己的事这些经验拿来就能用。感谢老天爷,这是赐给宝宝的最好礼物!

          ——网友 也做幸福妈妈

家教对了.孩子就一定行! 作者简介

陈钱林,资深家教专家,全国知名校长。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改革委员会学术委员,浙江省第八届督学。 他倡导“自立教育”家教理念,着眼于自律生活、自主学习、自立人格,引导孩子做最好的自己。儿子陈杲,14 岁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18 岁获美国名校全额奖学金攻读博士;女儿陈杳,16 岁入读南方科技大学首届教改实验班,20 岁获三所世界名校全额奖学金攻读博士。 《人民教育》微信、《中小学德育》为其开辟“陈钱林说家教”专栏,产生广泛影响。被家长称为“真正的牛爸”。

家教对了.孩子就一定行!

http://book.00-edu.com/tushu/1/2020-06-02/2395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