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本书从教研员的角度阐述了作者对小学语文的教学理念、教学课例、教学观察三方面的审思,具体包括作者对课堂教学、阅读、习作、比赛、会议等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思考和总结。作者将教学实践与理论结合得较好,书中案例丰富,可为一线小学语文教师提供借鉴。
作者简介
李冰霖,福建省特级教师,资深语文教研员,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教参编写组成员,福建省小语会理事,曾任福建省特级教师评审委员会委员全国小语会青年教师教学研究中心委员。
目录
第一辑 我的教学理念审思
教学基本理念审思
践行新课程必须遵循辩证法
发扬人文主义精神改进小学语文教学
丰富文化底蕴促进健康发展
——谈语文教学中文化底蕴的渗透
坚守语文本位打好语文基础
——试谈新课标指导下的双基教学
重视语文实践提高语文素养
综合性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
尝试专题研究适度超前发展
——小学语文实践活动拓展新探
试谈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依据教育心理规律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寻求“双基”教学与“创新”教育的整合点
信息素质教育
——小语教学的新使命
“在线语文”:语文教育新概念
——网络环境语文教育展望
阅读教学理念审思
改进阅读教学:敢问路在何方
——2011版新课标学习随想
找准精读点用足精湛功
——“精读课文”教学初探
把“略读”提升到一个应有的高度
为孩子们导航:谈谈小学课外阅读指导
习作教学理念审思
试谈对话背景中的自由习作指导
试谈课改背景下的小学作文教学序列新构想
让文体意识作为一种语文素养得以生成
——试谈如何在习作实践中渗透文体意识
架设生活与习作的桥梁
遵循美学规律指导习作实践
自由表达与规范训练:看似矛盾实可相生
第二辑 我的教学课例审思
单例审思
阅读教学是个对话过程
——精读课文教学审思
自读为主略而不简
——略读课文教学审思
在情境中交际在互动中提升
——口语交际教学审思
从一则教学案例看识字教学新策略
——识字教学审思
推想内涵体味情感
——结尾段生成性教学审思
多角度突破全方位考量
——重难点突破策略审思
对比审思
一样的阅读不一样的教学
——“同课异构”阅读教学异同性审思
一样的习作不一样的教学
——“同课异构”习作教学异同性审思
一样的叙事不一样的教学
——“同体异段”习作教学异同性审思
第三辑 我的教学观察审思
教学会议观察审思
树立课程意识深化课程改革
——参加全国小语会第七届年会随感
教学赛事观察审思
以课标观照大赛以大赛透视教改
——福建省第九届小学生作文竞赛述评
教学实验观察审思
给专业发展一个“支点”
——课题研究成效审思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课题实验后续研究审思
教学用书观察审思
突出重点加强统合整体推进动态生成
——人教版三(上)语文实验教材编写特色审思
贴近儿童心理符合儿童认知规律
——人教版一(下)语文实验教材编写特色审思
教学评价观察审思
没有失败的学生只有失败的教育
——都是评价惹的祸
教学读物观察审思
打开的不仅仅是一扇窗户
——读《智慧·互动·成长:行走的风景》有悟
编者、作者、读者:在“智慧互动”中“成长”
——《福建教育》(A)2013年度语文学科报道述评
写在后面的话
精彩节选
序
初夏时节,我省著名特级教师、安溪教师进修校李冰霖老师发来新作《一个教研员的语文教学审思》书稿,嘱我为其作序。本自知学识浅薄难以胜任此事,但碍于老朋友情面只好勉为其难,便带着任务细细拜读。
一看书名,便觉新颖且颇有深意。大家知道,“反思”是课改以来的一个热门词语,作为教师只有经常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深刻反思,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教学,悟出教学之道,更好地促进专业成长。所以,反思已成为许多教师的自觉行为。而本书名中的“审思”,比反思显然更进了一步。“审”者,详细、周密,如审视、审慎等;顾名思义,“审思”,即为详细、周密地反思。
李冰霖老师与我一样,都是小学语文教师出身,都担任过县级进修校语文教研员。在长达30年的语文教学、教研生涯中,他始终坚持深入教学第一线,潜心语文教学研究。他主持开展的全国小语会第二批教育科研课题“学生自由习作指导研究”,荣获全国小语会科研成果一等奖、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成果三等奖,在此基础上他撰写了第一部专著《自由习作这样教》,在省内外得到广泛好评。工作之余,李老师笔耕不辍,撰写了大量的学术论文,仅发表在正规教育刊物上就有100多篇。现在,李老师根据2011年版新课标精神,结合当今最新研究成果,对自己的论文、案例重新进行审思,去粗取精,修改润色,编撰了第二本专著——《一个教研员的语文教学审思》。他这种对专业的执着精神、对学术研究的严谨态度令人敬佩,而在这样认真细致的审思中形成的学术成果更具有时代感,也更具有说服力,更值得读者阅读、借鉴。
语文不好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除了语文本身内容包罗万象、涉及方方面面外,更重要的是长期以来,在许多重大的认识问题上纠缠不清,诸如语文学科的性质,工具性与人文性孰重孰轻的问题,训练与熏陶的关系等,而且在小学语文界存在盲目“跟风”的习惯,常常是一个倾向掩盖另一个倾向。读罢李冰霖老师《一个教研员的语文教学审思》,我最大的感受是,整部书充满了辩证思维,他是在用辩证的观点追寻着语文教学的本质规律。
比如第一辑“我的教学理念审思”中的第一篇《践行新课程必须遵循辩证法》,李老师针对新课改以来在“学科性质”“课程资源”“教学规律的运用”“教学关系的处理”等方面认识的偏颇与教学实践中的偏差,从辩证的角度进行分析,提出了许多富有见地的看法与做法。针对“三维”目标,李老师提出要辩证整合,注意把握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科学认识语言的训练问题。“过去,过分强调工具性,把语言文字训练提到一个不应有的地位,忽视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和人文关怀,是错误的,必须纠正。但是,淡化语言文字训练并非要把语言文字训练一概摒弃,而是要在具体语境中进行训练,做到‘淡化而不弱化’;提倡人文性并不是要把语文课上成思品课、队会课,而是要在语文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有机渗透。” 针对“个性化”阅读与“主流价值取向”;针对“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的关系,李老师认为:“其实,强调个性化理解并非要异想天开,并非要曲解或脱离文本的主旨意思;强调张扬个性,并非反对主流价值取向,抛弃传统民族精神和美德;强调‘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并不是一味排斥‘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也并非反对教师的‘有效指导’”。对于“课文内容”与“语言表达形式”的关系,李老师认为:“语文课应当自始至终重点关注课文的言语表达形式,而不是它的表达内容。虽然,课文的内容和形式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但关注的重点不应是把握内容,而是感受汉语在表达特定内容时所显示出来的强大的表现力和美妙的神韵,以及其表现力和神韵的来源之所在,从而学习特定的形式如何表达特定的内容,以及如何精彩、生动地表达内容。” 还有,应注意处理好课堂教育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的关系,注意课外语文资源与语文教材的密切配合与有机整合。组织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要把握好一个“度”的问题,要处理好学习与活动的关系,要突出语文学科特点,等等。这些分析切中时弊,充满辩证哲理,时至今日,在深入贯彻落实2011年版课标精神的实践中,仍然具有振聋发聩的效果。
再如,在习作教学理念部分对“文体意识”,对“自由表达”与“规范训练”的关系,李老师也提出自己的辩证看法。长期以来,小学语文界对文体意识不够关注。近年来,虽然对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加强文体意识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于在作文教学中如何运用文体意识,还是很少涉及。似乎一提文体意识,就有可能滑向单纯讲究写作技法,影响自由写作,束缚学生的写作思路。其实,在放手让学生自由习作的前提下,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文体意识,是很有必要的,它可以使学生的习作有范可依,少走弯路。李老师认为:文体意识适可“淡化”但不宜“弃置”。他提出,在作文备课预设时要关注文体特点;在指导点拨时要渗透文体特点。其方式不能是理性的写作知识讲解,也不能是机械的范文模仿套作。要改变传统做法,代之以“对话互动中适机渗透”的新方式,不唯文体知识讲解、灌输,注重“在语言实践中体验、感悟”。这种看法,笔者以为是比较合乎实际的,应该是新课标背景下作文教学关于“文体意识”指导、培养所应采取的比较适宜的策略。
对于如何把握“自由表达”与“规范训练”这对矛盾关系,李老师认为,“矛盾”源于认识片面,人们错把“怎么想就怎么写”当成了 “自由表达”的全部内涵,并以此为由将必要的、适度的语言表达“规范训练和指导”加以排斥、摒除;他认为,真正意义的“自由表达”应是“外在自由”与“内在自由”的统一,不能仅仅从放开“外在自由”“避免束缚、强制或强迫”来实现,还要从如何更好地“进行适度训练与指导”,使学生获得“自由意识和自由能力”等“内在自由”方面去考虑。这样一辩证把握,“自由表达”与“适度规范训练指导”不但不矛盾,还可相辅相成、相依相生。如此等等,对于教师如何改进习作教学,提高学生作文能力,颇有启示意义。
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效益不高,多被社会各界指责、诟病。究其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但过于重视教师的“讲析”应是一个根本性因素。其实大家都明白学生语文规律的习得、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语文素养的提升绝不是靠教师讲“会”的,而必须在教师的指导、引领下通过大量语文实践经验的积累才能形成,但在教学中不少教师却仍然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陷入“讲析”的窠臼之中。李冰霖老师深深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在《重视语文实践提高语文素养》中疾呼:要高度重视语文实践,在语文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他认为,重视语文的实践性必须体现“五个交互”:学习与实践相交互;课内与课外相交互;感性与理性相交互;过程与结果相交互;体验与感悟相交互。还要突出“三化”:语文生活化——在模拟语境中实践;生活语文化——在现实语境中实践;语文数字化——在虚拟语境中实践,从而拓展语文学习领域,拓展语文学习内容,拓展语文学习方式。在《改进阅读教学:敢问路在何方——2011版新课标学习随想》中李冰霖老师进一步提出,提高语文教学实效的根本出路就是要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发展语言,形成以语文运用能力为核心的语文素养。这是当前改进语文特别是阅读教学的内涵要义、必须之策、必由之路。在《尝试专题研究适度超前发展——小学语文实践活动拓展新探》中,李老师还提出了开展 “专题性研究”学习的尝试。这些看法一语中的,所提出的对策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对于纠正“讲风过盛,训练不实,效果不佳”的现象很有指导意义。
再比如说,语文实践的主体是学生,语文教学必须坚持“生本”理念,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李冰霖老师在《发扬人文主义精神改进小学语文教学》专门阐述了这一问题。他强调要做到“四多四少”:一、少些专制,多些民主;二、少些包办,多些自主;三、少些限制,多些自由;四、少些理性,多些情趣。同时,他提出要坚持小语教学人文化改造,促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审美,促使学生的素质和个性得到生动、活泼、主动、全面的发展。这些看法很符合当今的教育、教学理念,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李老师的教育视野与胸襟。
对于习作教学,李冰霖老师最为关注的是两个方面:一是“对话背景中的自由习作指导”。对于课标所倡导的“自由表达”,他认为应该具有二个不同层次的内涵:“怎样想就怎样表达”,即放胆表达;“想表达就能表达”即自如表达。根据这一内涵以及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发展历程,李老师认为小学作文教学宜从放胆入手,实现作文能力“三步跨”:放胆表达→自如表达→有创意表达。这种提法是很有见地的,既紧紧围绕“自由表达”,又体现了循序渐进,螺旋上升。李老师还认为,在教学中,应遵循一条基本原则:在心灵告白中展现生命风采,注重给予学生心理自由、情感自由、活动自由。李老师还总结出自由习作8个基本范式:“情感交流式”“对话互动式”“自由开放式”“信息加工式”“聊天谈话式”“情境体验式”“游戏活动式”“先作后导式”。这些范式源自于教学实践,操作性强,拿来就能用。
二是关于小学作文教学序列的构建设想。小学习作教学缺乏明确的、清晰的、既体现学段特点又前后一贯、既放飞个性又有章可循的作文教学序列要求,是导致作文课堂教学目标定位不准、学段界限模糊不清、年级课型特点大同小异的原因所在。李冰霖老师认为:小学“写作技能”方面教学任务新序列的构建必须从整体的角度去观照各学段的目标,也就是在整体目标的框架下来揣摩学段目标在整体目标的位置,以及前后的承接与延展。他从两方面进行构想,一方面,是从教学任务与要求方面,提出序列构想:既体现学段特点,又前后一贯。做法是对应解读学段目标,找准“模糊点”以求破解;系统解读学段目标,找准“衔接点”尝试构建。上述序列突出“在整体框架上布点精导,在前承后接上渐进提升”的理念。另一方面,是从教学方法与策略方面,提出序列构想:既放飞个性,又有章可循。李老师认为,在“自由表达,放飞个性”的理念下,构建“有章可循”的小学各学段作文教学方法、策略的序列,改变当前普遍存在的小学作文课堂的“无的”“无序”“无章”现状显得尤其重要。为此,他提出,第一,从“内容”入手,“形式”随学段上升逐渐“意识化”。在“从内容入手”的大前提下,在互动交流对话中渗透的基本策略下,教师必须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经历从“无式(暗式)→微式→有式”的“写作形式”日渐意识化的过程,最终让学生在中学及以上阶段达到“明式”的要求。第二,从“情趣”入手,“指导”随学段上升逐渐“理性化”。这种构想虽然是初步的思考,不尽完美,但毕竟在作文“序”的研究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对于深入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很好参考。
互联网的建立和发展,使人类步入了一个以电脑化、数字化、网络化为主要特征的“信息化”时代。无论你是否接受,是否喜爱,现代信息技术都必然会对语文学习产生一定影响,对语文教学方式方法的变革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李冰霖老师很重视信息化背景下的语文学习,他在《“在线语文”:语文教育新概念——网络环境语文教育展望》一文中指出:“可以预见,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与语文教育不断交互、不断整合的‘一体化’历程的逐步深入,展现在世人面前的将是一个浩瀚而又绚丽的现代化语文教育前景:网络世界即将成为语文学习的新天地,并产生一种新型的语文教育——‘在线语文教学’与‘在线语文学习’。”并提出详尽的“在线语文学习”主要方法、主要形式。方法有:在线浏览、在线检索、在线下载、在线讨论、在线传递、在线登录。形式有:以计算机为学习平台,构建“个性化”学习方式;以计算机为信息搜集处理工具,构建“探究性”学习方式;以计算机为衔接中介工具,构建“综合性”学习方式;以计算机为沟通交际工具,构建“交互性”学习方式;以需要和期待为标准,构建“选择性”学习方式。这些观点与想法与近期颇为火热的“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观点、做法有“异曲同工”之处。由此也可以看出李老师对信息化状态下的语文教学改革是颇有远见。
收入大量的教学实录,并进行深刻的审思分析,这是《一个教研员的语文教学审思》的又一特色。实录中既有一些经典案例片段,也有不少完整的课例;既有单例审思,又有对比审思。内容涉及识字教学、精读课文的教学、略读课文的教学、口语交际的教学、结尾段的生成性教学、重难点突破的策略等等。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对比审思的课例,有“‘同课异构’阅读教学异同性审思”,也有“‘同课异构’习作教学异同性审思”,还有“‘同体异段’习作教学异同性审思”。这些案例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教学主张,从操作层面汲取先进的做法,进而转化为教学实践的能力。
另外,针对一些教学现象,诸如教学会议、教学赛事、教学实验、教学用书、教学评价、教学读物进行观察审思,也是《一个教研员的语文教学审思》有别其他类似学术专著的地方。这反映了李冰霖老师对于语文教学观察研究的视野是极为广阔,同时也启发读者应从更为宽广的角度去观察教育问题,思考语文的教学改革。
我认识李老师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福建教育出版社《小学作文基础训练》编写筹备会上,同为编写者的我们一见如故,交谈甚欢。当时李老师30刚出头,说话间还有点腼腆。时间一晃20年已过,李老师从一个普通教师成长为特级教师,成为人教课标版教材的编委,在语文教科研方面更是收获颇丰,《一个教研员的语文教学审思》的出版就是他在小学语文教研征程中又一硕果。记得有人这么说过:“没有风风雨雨的洗礼,怎能看到绚丽无比的彩虹;没有高大山脉的阻挡,怎能看到一望无际的平川;不经历失败与磨难的考验,哪能有成功之谈呢?”我们从《一个教研员的语文教学审思》可以领略李冰霖老师对小学语文教学、教研以及教材建设等教学理念、主张,学到不少语文教学之道,也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李冰霖老师努力奋斗、成长的经历,更可以悟出教师、教研员的成长规律。
在此,祝贺《一个教研员的语文教学审思》的出版,祝李冰霖老师在语文教学研究的园地里有更为丰硕的收获!
福建省语文学会副会长、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陈宝铝
2015年6月4日于榕城嘉华新城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260
开 本:16开
字 数:264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