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从代价的视角来审视教育改革,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展开论述。主要内容包括教育改革代价的界说、教育改革代价的根源、教育改革代价防范与规避,以及教育改革代价的调控,并阐述了如何树立正确的教育改革代价观。
作者简介
朱丽,湖北石首人,教育学博士,现为上海市教育评估院助理研究员。专注于基础教育改革研究,曾先后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教育改革代价的公正分配》、《教育改革决策:本质与应然追求》及《什么是成功的教育改革》等多篇学术论文,译著《变革的六个秘密》(迈克•富兰著),参与2005年以来《中国教育研究新进展》多个专题的撰写,曾参与“二十世纪中国教育名著丛编”编辑工作,为《教育科学研究》(罗廷光著)特约编辑。
目录
第一章 教育改革代价的界说
第一节 教育改革代价是什么\
第二节 教育改革代价合理性与不合理性的划分\
第三节 教育改革代价的表现\
第二章 教育改革代价的根源
第一节 必然性代价及其根源分析\
第二节 或然性代价及其根源分析\
第三章 教育改革代价的防范与规避
第一节 教育改革的风险防范与管理\
第二节 教育改革主体的责任意识\
第四章 教育改革代价的调控
第一节 教育改革代价调控的必要性\
第二节 教育改革代价调控的实质\
第三节 教育改革代价调控的手段\
第四节 教育改革代价调控的基本原则\
结语 树立正确的教育改革代价观
参考文献
精彩节选
教育改革代价:问题与思路
习惯性的思维,以及背后的创造历史的冲动,都是可以进行质疑与追问的:“改革”——“为什么改革?要改革什么?谁来改革或者谁被改革?如何改革?谁从改革中受益,谁从改革中受损?”在“改革”的背后隐藏着什么?是不是只要是改革,就一定具有正面价值?在设想其可能有的正面价值的时候,要不要同时想到可能产生的负面作用,从而采取必要的防范性措施?能不能按照自己的主观意志,不计后果地、满怀信心地一路“凯歌行进”?“改革就是一切”真的是“硬道理”吗?[①]
——钱理群
从中外教育史来看,毫无疑问,教育改革是一种常态(stable state),改革往往被看作是教育发展的一个必然途径。改革的一个基本假设是,改革前的某些状况是不好的,是存在问题的,通过改革可以使不好的状况完善,从而达到发展的目的。当然,这只是一个原因。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教育承载着培养人的重任,“人兴则国旺”。当社会出现一定的问题时,统治者们往往将视角转向教育改革,企图通过改革教育来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以祈求自己的统治能长治久安。不仅是统治者,一些教育家同样将教育当作改革社会的重要手段,甚至认为社会所出现的某些问题本身就是不合理的教育制度所造成,希望通过改革教育来革除社会弊端。例如,赫尔巴特反对通过暴力革命来粉碎封建等级制度的枷锁,希望通过社会变革来实现,而社会变革的杠杆则是教育。在他看来,通过教育可以培养德行,传递文化,从而形成人人讲道德的理想社会。相比于其他手段,教育更有希望实现社会的道德进步,乃至社会的进步。[②]这样,教育改革蕴含着使教育朝好的方向发展之意,从而被赋予了达成“革故鼎新”之美好理想的使命。但是历史表明,进行教育改革并不意味着找到了医治教育问题乃至社会问题的“良方妙药”。改革既有可能带来好的结果,也可能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副作用”。更遑论历史上还有那些本身就违背了社会发展、人的发展和教育自身规律的所谓的“教育改革”。人的行动往往具有双重效应,正如德国学者赫费所言,“行为一般不仅导致后果,而且也引起附带后果”[③]。恩格斯在《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也说过:“行动的目的是预期的,但是行动实际产生的结果并不是预期的,或者这种结果起初似乎还和预期的目的相符合,而到了最后却完全不是预期的结果。”但对于教育改革,有些人往往只乐意看到令人欣喜的成绩,不愿去面对失败,对所付出的代价视而不见或无动于衷。列宁说过:“用善良的词句来掩饰不愉快的现实……是最有害最危险的事情。不管现实如何令人痛心,必须正视现实。不合这一条件的政策是自取灭亡的政策。”[④]教育改革不只是一个技术上的和理论上的问题,它更是一个实践问题,肩负着促进人和社会发展的使命,这是教育的伦理性质决定的,因而教育改革也是一个伦理问题。揭露教育改革所产生的代价,并非仅仅旨在“揭短”,更期望从中吸取教训,让以后的改革之路变得平坦些。
一、问题的缘起
……
二、关于“教育改革”的说明
在本书中,教育改革是一个相对比较宽泛的概念,包括所有对教育系统各方面要素进行完善、改进的活动(从改革的层次来说,既包括宏观层面的制度变革,也包括中观层面的学校改革,还包括微观层面的课堂教学改革;从改革对象的类型来说,包括高等教育、基础教育等)。就改革的实施方式而言,一般认为改革可分为自上而下的,主要是国家层面的教育改革,以及自下而上的改革,可称为草根式的改革,又可分为地方层面和学校层面的改革。
为了使本书的问题讨论起来不过于复杂,或将研究视角更集中,这里将教育改革限定在国家层面的自上而下的教育改革。本书中谈论的改革相当于英文中的“reform”,而不同于变革(change)。教育变革是教育变革理论的最基本范畴,其内涵和外延都要大于教育改革。据国际著名教育变革理论专家R.G.哈维洛克(R.G.Havelock)教授的概括,教育变革“是教育现状所发生的任何有意义的转变”,包括有计划的教育变革和自然的教育变革。有计划的教育变革是凭借一定的方案推行的蓄意的教育变革。这样的教育变革具有明确的变革目标,而且具有一定的变革方案和变革策略。自然的教育变革是指没有专门的变革方案和没有明显蓄意性的教育变革。[⑤]本书所指的教育改革是指有计划的教育改革。
综上言之,本书所界定的教育改革是由政府部门自上而下发动的、有计划的教育改革,包括教育革命、教育革新等。
三、研究思路
本书从代价的视角来审视教育改革,围绕“是什么”、“为什么”及“怎么办”展开论述。全书分为四章,如下:
第一章是“教育改革代价的界说”。本章主要分析了三个问题。一是对代价相关问题的梳理与说明。从介绍、梳理相关学科对代价的界定入手,对代价提出了一个操作性的定义;辨析了与代价密切相关的两个概念(成本和风险)与代价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对本书中的教育改革代价做了界定,分析了教育改革代价的一些特点,如影响面广、潜伏期长等。
二是代价合理与不合理的划分问题。对于教育改革而言,要对合理代价与不合理代价进行划分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要考虑到许多因素,如将教育改革代价置于其所发生的时空背景中进行评判,全面、综合地考虑教育改革的收益和代价以及由谁来做评判。
三是教育改革代价的表现形态。要更全面了解教育改革代价,还需要对教育改革代价的表现形态作深入的分析。可以从社会、教育和人这三个维度来考察教育改革所产生的代价。对社会而言,教育改革代价是负的社会效益;对教育自身而言,教育改革的代价是教育发展受到阻滞;对人而言,教育改革的代价是人的发展受到阻滞。
第二章是“教育改革代价的根源”。教育改革产生的代价有必然产生的代价和可避免的代价两种,对于二者所产生的根源有必要分开来论述。
必然性代价产生的根源主要是在决策阶段和实施阶段。在决策阶段,教育改革决策者的决策不可避免会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例如政治、经济和文化。此外,还会受到决策者自身因素的影响,如决策者的有限理性。在实施阶段,由于教育改革实施过程的复杂性,如客观存在的价值冲突等,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代价的付出。
或然性代价产生的根源同样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教育改革政策存在的问题。政策对行动具有导向作用,政策存在问题,行动难免会产生代价;二是教育改革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对于或然性代价,通过改革主体的努力是可以消除的。
第三章是“教育改革代价的防范与规避”。在代价尚未产生之前,教育改革者可以通过一定的措施将某些代价消除,将有些代价降低到最小程度。这需要教育改革主体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防范和规避代价的产生。一是确立风险意识,承认教育改革会存在风险,并遵循一定的规则去管理风险。二是确立责任意识。教育改革是一项探索性的活动,是具有风险的活动。本着对人的尊重与敬畏,教育改革者必须确立一种责任意识,不仅是出于客观的职务责任,更是出于一种个人良知的道德责任,去推动教育改革。
第四章是“教育改革代价的调控”。即使采取了有效措施来防范、规避代价,但还是有些代价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这就涉及已产生代价的分配问题。教育改革代价的公正分配是维护社会公正的要求。对于教育改革中不可避免要付出的代价,教育改革者(特别是政府)应在不同的人群中依循公正原则、差别原则、应得原则和补偿原则,采取文化手段和制度手段来进行合理的分配。
[①] 钱理群:《中国大学的问题与改革》,载刘琅、桂苓主编:《大学的精神》,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4年版,第241页。[②] 李其龙:《赫尔巴特文集•前言》,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0页。[③] [德]奥特弗利德·赫费著,邓安庆、朱更生译:《作为现代化之代价的道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17页。[④] 列宁:《用善良的词句掩盖为帝国主义辩护的行为》,《列宁全集》第24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309页。[⑤] 王万俊:《略析教育变革理论中的变革、改革、革新、革命四概念》,载《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1)。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开 本:异型16开
字 数:168千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