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长久以来,课堂管理问题一直困扰着教师。面对错综复杂的课堂情境,很多新教师,总是茫然不知所措;即使是有经验的教师,有时也难免处理失当。 65条建议65个案例,彰显的是正确的课堂管理思想、育人理念和管理素养,助您掌握有效的课堂管理策略,提升您的课堂管理水平。 本书以案例+评析的形式,有针对性地对中小学的课堂管理问题提出有效的管理策略和建议,内容涉及课堂环境的调控、课堂规则的制定与执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问题行为的预防及矫正五个方面65条建议。本书实例丰富,将抽象的教育理念还原于生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对一线教师的课堂管理具有较强的帮助和启示意义。 刘家访,男,四川隆昌人,教育学博士,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研究领域为课程与教学论,已主持教育部重点课题多项,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有效课堂管理行为》、《我国课程论本土建设研究》等专著,编著《互动教学》、《上课的变革》,主编多本教材。
目录
第一部分 课堂环境的调控/ 1.开学第一课/ 2.将树立威信放在首位/ 3.公正是教师的第一要务/ 4.让教室简单化/ 5.课桌椅应符合学生的生理特点/ 6.座位的编排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 7.对课堂保持高的期望值/ 8.让每个学生都充满自信/ 9.让教室充满学习气氛/ 10.保持好的教学节奏/ 11.最好的教学就是最好的课堂管理/ 第二部分 课堂规则的制定与执行/ 12.制定切实可行的课堂规则/ 13.和学生一起制定课堂规则/ 14.给学生提供可选择的行为/ 15.课堂规则要简单明了/ 16.课堂规则数量要适当/ 17.让学生明了课堂规则的含义/ 18.明确提出教师的期望/ 19.确立班级奋斗目标/ 20.组建课堂纪律领导小组/ 21.规则不能朝令夕改/ 22.让遵守课堂规则的学生获益/ 23.促成学生体验成功/ 24.不吝惜赞赏/ 第三部分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5.听听学生的建议/ 26.尽量了解每一位学生/ 27.关注可能受到不公平待遇的学生/ 28.体谅学生的难处/ 29.预言学生的成功/ 30.不要当面对质/ 31.切忌感情用事/ 32.移情性理解/ 第四部分 课堂问题行为的预防/ 33.指明学生的错置行为/ 34.赋予每个学生责任/ 35.警惕而又机智的眼神交流/ 36.走到学生身边/ 37.微笑着询问学生/ 38.换座位/ 39.传达“我”信息/ 40.约见学生/ 41.约见家长/ 42.将问题放在课后解决/ 43.和学生一起商量改变问题行为的计划/ 44.和“做白日梦”的学生谈话/ 45.认识并应对那些容易激怒老师的学生/ 46.不要把课堂的混乱看做是学生对你的不满/ 47.善用小幽默/ 48.活用小纸条/ 49.善用惩罚/ 50.间接提醒/ 51.善用暗示/ 第五部分 课堂问题行为的矫正/ 52.以积极的方法处理消极行为/ 53.变更批评学生的方式/ 54.批评应只针对行为事实/ 55.慎用消极行为的负强化/ 56.使用短暂隔离法/ 57.使用四步隔离法/ 58.积极练习/ 59.正面批评/ 60.消退/ 61.契约/ 62.灵活处理群体问题行为/ 63.处理课堂严重违规事件/ 64.正确认识并应对“涟漪效应”/ 65.正确认识并运用“冷处理”/ 后记/
精彩节选
课堂纪律问题是任何教师都会面对的问题, 长久以来,如何进行课堂管理,一直困扰着教师。很多新教师,面对错综复杂的课堂情境,总是茫然不知所措;即使是有经验的教师,对于课堂中的各种情况,也会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处理。何以如此?这是因为教师缺乏课堂管理的经验与技巧,不了解能够影响学生积极行为的变量,而只按经验办事,最终导致他们在解决问题时花费较多时间与精力,甚至出现失误或错误。 我们知道,自20世纪始,西方国家开始了大量的有关课堂的研究,其中,课堂管理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诸如课堂环境的布置与设计、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预防与矫正等等。实际上,这也构成了当代课堂管理的基本内容。在我国,自从新学堂出现后,也有了较多的关于课堂管理的经验总结。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大量引入西方课堂管理理论的基础上,不断探寻具有本国特点的课堂管理策略。但是,总体上看,由于一线教师常常“拒斥”多样化的课堂管理理论,导致在课堂管理实践中多数教师要么惯于以“世袭”的经验(即自己做学生时的体验和自己总结出的课堂管理的“策略”)行为,要么就不管不顾,任由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其结果是课堂中问题行为大量存在。这种现象的发生,主要原因在两个方面。一是课堂管理策略的供给不足。纵观我国对课堂管理问题的研究,较为典型的研究是对课堂管理理论的引介与分析,大量的西方关于课堂管理著作的翻译出版,可以看做是此例;原本属于本土化的研究,却习惯于集中在诸如课堂管理的地位、功能、特点、原则等不痛不痒的且难以为教师所认同的“研究”,即使是课堂管理中原本应当是与具体课堂管理行为相关联的如课堂环境的调控、学生问题行为的预防与矫正,也由于缺乏相应的试验或实践基础,而变成了“应然性”研究,使广大教师难以获得应有的理论指导。课堂管理策略的供给不足,不仅导致教师对课堂管理理论的拒斥,也导致教师在课堂管理实践中总是缺乏对自己行为的理性分析。二是课堂情境的复杂性。由于课堂中人、事、物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使得在课堂管理中难以获得一个放诸四海而皆准的方法,因而教师只能根据具体的情况采用不同的课堂管理策略,更由于教师常常缺乏对自己管理理念以及个性特征的明确认识,使得教师在具体课堂管理实践中或随波逐流,或听之任之,甚或放任自己的“脾气”而使课堂矛盾激化。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认为,教师要做好课堂管理工作,首先应当形成合力的理念,即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师生集中时间与精力于教学,以帮助学生获得成功;其次,在课堂管理中,教师应当以预防为主,即避免问题的产生而不是不断地去解决问题;再次,当课堂中出现问题时,教师应当以积极的心态,通过建立合作的师生关系,进而促使问题解决;最后,希望教师注意细节的同时,从大处着眼,统筹课堂要素,最终形成正面的、积极的课堂,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全书分为五个部分:课堂环境的调控、课堂规则的制定与执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课堂问题行为的预防以及课堂问题行为的矫正。 为了改变我国课堂管理研究取向上的不足,本书首先是案例的展示,进而应用课堂管理的基本原理对案例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建议,目的是让教师在案例的阅读、解读中,学会用课堂管理理论武装自己,使自己的课堂管理行为理性化与合理化。 本书适合于中小学教师、师范院校学生阅读。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开 本:异型16开 字 数:198千字
|